下拉查看目录
农村互联是否能真的农村“互联”
以下是《共同成长社区》第七次分享,分享者是来自创业公司老农帮的杨磊(微信号: rockyang21)。
《共同成长社区》的分享,并不是“私密”的,我们不在乎分享内容是否流出去,事实上,我们会主动拿出绝大多数的内容分享至社区之外 —— 因为所有的分享,最终传播得越广越有价值。
若要进一步了解《共同成长社区》,请在后台点击“收费社群”的子按钮“共同成长” ……
互联网在国内发展历史大概二十几年,起初主要发展地方在城市范围,当农村互联网在当下开始盛行的时候,需要客观地分析一下城市互联网和农村互联网之间的不同。
一、农村和互联网与城市互联网的区别
农村互联网面向整体农村人群,农村人群具有整体人口基数大,人口分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低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所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其代表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不同。
1. 人口基数:
一个群体人口基数大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基于这个群体的互联网产品所代表的市场份额会比较大,例如:做母婴市场面向的用户可能是 3 岁以下的妈妈人群,如果做的项目是母乳或者产后恢复的项目,这个人群的人口基数就要小于做母婴市场的人群。
农村互联网与城市互联网最大的区别是农村互联网面向的人群在中国拥有较大的人群比例,中国 13 亿人群中,有四分之三是农村人口,在当前城市互联网创造出来的惊人价值前提下,农村互联网孕育着强大的价值潜力。
2. 人口分散:
虽然农村人口在中国占据较大的人口比例,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相对城市人口来比,分散程度较高,一些在城市互联网呈现的产品形态在农村互联网就不一定适合。例如:LBS 服务型产品,即便获取地理位置信息数据相对容易,提供服务成本和时间都会比城市互联网带来的要高。
人口分散会带来一些产品特性上的异同,由于在互联网世界中,信息是无距离的,对于早期互联网 1.0 的作用体现较大,信息对等服务所展现的力量较强。
3. 文化水平较低:
互联网属于新兴产业,对于农村互联网来说,用户的养成,习惯培养所消耗的成本较高,较城市互联网用户发展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培育期。
4. 收入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其对产品切入点的限制。例如:城市互联网在做消费升级的事情在农村互联网这个环境中,当前推进的速度要慢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口收入水平有限,很难直接跨越到升级产品中。
农村互联网在收入水平受限的前提下,其切入点更多的放在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收入上,多样化非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互联网产品在这个阶段还无法体现出较大的经济价值。
农村互联网在现有阶段,基于上述的几个重要特征,其互联网产品化特性上展现出来的特点也相对明显,价值范围单一,低频使用,养成周期较长,获取用户成本较高等特点都将成为农村互联网产品在短期内的产品特性。
二、农村互联网需求
农村互联网面向用户群体是农村范围内的用户,其大部分人口基数是种植农户,针对种植农户的需求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生活消费品类和生产资料类。
1. 生活部分:
目前生活消费品类的互联网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阿里村淘,京东下乡等。其面向用户主要围绕农户的基本生活部分,衣食住行几个维度进行切入。农村生活这几个部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对互联网的需求体现。其个人认为最紧迫的需求点在行这个部分,在农村家庭中,平均每户家庭都有一台交通工具,与城市互联网相比较,由城市小轿车转换为家用摩托车,三轮车,电瓶车等简便交通工具,这部分也衍生出来很多的目前的农村互联网产品,基于交通工具的金融服务等。
2. 生产部分:
农户最依赖的是其耕种和生产的能力,这部分直接决定农户的生活水平,在现有阶段,农户的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差,可支配和控制能力低,很多维度直接导致农户生产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3. 农资:
农资的好坏直接决定农作物的产能,农户目前对于优质农资的需求从原有的图便宜已经转换为需要高品质的农资,农户对种植过程中农资的使用渐渐提高到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提高高品质,价格优惠的农资产品在当前农业生产部分有较强的需求点。
4. 农机:
土地流转2015年国内已经达到30%以上,大型农田对于现代化农机使用有迫切需求。例如:黑龙江一户3000亩土地的农场主,在国家农机补贴的情况下,可购买一台价值数百万的大型收割机,可以看出在部分大田作物区,农机的需求比较高。
5. 农技服务:
农技服务旨在科学化指导种植,为种植过程中提供科学化解决方案,新技术农机使用指导,土地熵情,预测分析等。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在经过上百年的沉淀,其科学有效性急需大幅度提高。美国,日本,以色利等国外现代农业在农技部分都有较大投入,美国平均每个洲有1200名农技师,每个县有4000名农技师,而且其60%都是硕士学历以上,中国14%的农民,其农技服务人员只有不到1%,相比较美国2%的农民,其农技服务人员占全国18%人口,农技需求对比有较大差距,这部分也即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6. 金融服务:
农户对金融服务体系的需求也相对城市金融比较紧迫,但是风控成为农业金融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7. 信息化工具:
信息化工具在一些大农场生产过程中也存在比较大的需求,saas平台在农业生产流程中能起到较大作用。
三、农村信息化程度
农村信息化程度有着比较有趣的现象,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县级人口对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但是村镇耕种人口对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非常低,县村之间存在严重的断层,这个断层出现有几个原因:
村镇人口主要工作在土地耕种,对于信息化需求要求不高,县级人口反而对信息获取需求要求高,大部分普及程度和工作需求强烈。
村镇人口年龄主要分布在45~55岁左右,其信息化培养成本较高,学习能力有限,县级人口年龄分布均匀,新老人口交叉带来信息化推进速度快。
针对目前农村互联网面向人群来看,2C互联网产品依旧存在较大困难,其主要原因是2C面向的用户信息化低,购买力低,人口分散等问题。反而,农村人口针对2B小商家产业则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答疑部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