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016』我的“语言学习”笔记(2)

2016-01-18 尹航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VOL.16


距离上次分享的文章《我的“语言学习”笔记》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又陆续整理出了一些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这里跟大家做第二次的分享。


在此期间笑来老师写了一篇《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文章中提到了如何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类比为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通讯,进而得出了如何保证沟通能够更为顺畅进行的方法。我受到这种类比的启发,想到了外语初学者刚开始学习语音时候会碰到很多问题,这种类比的方法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得到应用。还有就是通过上次有关《持续行动》的分享结识了Scaler,然后看到他那边的小语种朗读小组还没有韩语小组,所以就自告奋勇自己创建了一个。由于这个小组里的成员都是刚入门的初学者,语音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促使我积极地去寻找和思考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在这两方面的激励下,我整理出来了以下的内容。


参照笑来老师的方法,我将沟通(语音学习)的过程大致分为输入(耳)处理(脑)以及输出(嘴)三大部分。由于语音的学习通常也都是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试着重点考察一下这个过程。


这里首先要说明两点,也就是对于问题考察角度的选择。


1.站在学生/老师的第一视角,他们接受信息的过程大致如下。



2.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过去,所有的信息传递基本上分为内部传输与外部传输。如下表所示。




根据输出者与输入者是否为同一人,我将其分类为内部传输与外部传输。也就是你是说给自己听还是说给别人听;你是听自己说还是听别人说。


好,前期的说明已经基本结束。我们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 初学者学习外语语音的难点出现在什么地方?

  2. 老师教语音的难点出现在什么地方?

  3.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音学到什么程度才够用?



一,初学者学习外语语音的难点


1.

我们首先站在学生角度去看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在刚出生时候是有能力辨别地球上任何一种语音的(注意是语音,不是语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发展处一套过滤系统来过滤母语以外的其他语音,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我们的母语。对于语言学习者的处理器来说,他们只遵循一个原则:用进废退。由于长时间没有处理过相关外语语音的数据,所以这方面的处理能力已经退化了。这个时候不要说让TA发出这些音,就是让TA区分这些外语语音都是困难的。我的工作是CAE仿真分析,在仿真分析里有一句话叫做:garbage in, garbage out.不能区分的语音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垃圾。如果一个初学者连听都没有听清,听都没有听明白,那后面的教学其实无从谈起。


所以作为初学者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正确”的输入。那什么是正确的输入呢?


庞杂的输入


”意味着大量,“”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标准语音。很多人认为正确的输入应该是标准的语音,对应到中文可能就是中央电视台的那些播音员的发音。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首要任务是辨别语音,重建过滤器。这个时候要通过处理很多同一个语音的变体来锻炼过滤器,也就是用多个维度去刺激对应的处理器。这个时候不是要你听懂每个词,而是要你能听出他们的不同。比如一个老外听不出“花生”和“发生”有什么区别,你怎么能指望他说对这两个词儿呢?


2.

当你能够辨别外语中的不同语音,让自己的处理器适应了这种输入过程之后,我们就可以动用自己的嘴巴来进行输出了。不同的老师会在外语发音的技巧上给大家很多指点。由于每个外语的发音特点都不相同,所以对应的发音技巧只能依靠大家自行寻找了(如果有机会我会把自己学过的这几门语言的发音技巧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


这里想说的是输出以后的判别工作,也就是说我怎么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呢?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了上面说到的内部传输外部传输的问题了。就像传输距离和方式不同会影响传输质量一样,这两种传输方式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信息质量的判断。也就是说你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是不一样的,听过自己录音的朋友应该对此都有体会,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通常情况外部传输会有衰减,也就是听起来没那么好听。我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自己听自己唱歌觉得还不错,录下来以后就简直没法再听了。如果说原始输出的语音质量是100分,那经过内部传输后可能变成了90分,而经过外部传输后就只剩下60分了。如下图


因为我们的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当然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判断语音标准与否的基准也应该落在外部传输上,也就是别人听起来怎么样,而不是听自己说的怎么样。


过去由于录音等设备上的限制,可能大家在练习口语的时候不习惯录音,通常都是用内部传输的方式来纠正发音,这其实不是一个有效率的方式。因为老师的发音都是经过外部传输过来的60分的信息,而学生试图用自己90分的内部传输来完成这次模仿。这其实是不自觉降低了要求,因为你要知道你的90分相当于对方的60分,然后这个信息在经过外部传输传出去以后又会有衰减,最终可能就会不及格。如下图


这也是为什么要统一标准去模仿比较,这样才能跳出这个内部传输的限制,让自己尽量和老师的语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


了解了上面的解释,平时练习口语的时候就应该甚至是必须通过录音设备的协助,让自己作为第三者去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改善发音。


我自己现在在这个韩语小组里就经常强调大家要多听自己的录音,因为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发了两个不同的音,但实际上很有可能传出来,输入到别人的耳朵以后就变成相同的了。所以要用录音去纠正语音。



二,老师教语音的难点


1.

站在老师的角度,我们默认TA的输入-处理的环节大致没有问题,不然也就不能称之为老师了。老师教学的难点其实是第二环节,也就是处理后输出的过程。这里不是说老师说不出对应的语音,关键在于TA能不能把这个过程给学生讲明白。而且更关键的是因为老师没有办法完全模拟学生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因此不知道这个音以学生的第一视角听起来是什么样子,是TA听清了但是发不出这个音(处理-输出),还是压根就没听清(输入-处理)。因为不知道哪个环节有问题,所以纠正起来也就比较费劲。


碰到一个会教发音的老师确实太不容易了。因为发音这种事情确实非常难解释,会的人有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解释自己是怎么弄出这些声响的。我个人在学习beatbox的时候就深有体会,为了学习一个音要翻遍YOUTUBE上我能找到的所有视频才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囧~


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有很好的类比功力,能够识别出学生能够发出哪些音,然后通过一些拆分,诱导等方法去帮助学生过渡。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也发现,由于每个国家的发音习惯不同,在学习同一种语言的时候容易混淆的音也是不同,这都需要老师能有针对性的指导。



2.

老师说的就一定标准么?就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忽略内部与外部传输的差异,老师在教学中也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我是在准备Scaler的韩语小组的时候无意间查资料发现的这个问题。下面以韩语为例给大家做个简单的解释。韩语里有两个发音比较接近的元音:

大部分韩语教材中会说两个音有这样那样的区别,需要大家仔细分辨。韩语老师在教授这两个音的时候也会格外强调,并且给大家做示范。问题来了,在老师内部传输过程中听起来不相同的两个音,通过外部传输到达学生的时候还是不同的么?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资料。某机构用声学仪器测试了十几位韩语老师的发音图谱,并且根据声学参数将这些发音准确的标记了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在韩语老师看来有差异的音在图谱实际上已经重合了。也就是说这两个元音在外部传输的衰减中已经分辨不出差异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些学生试着努力分辨老师语音的差异,然后经过自己还不完善的处理系统,说出了两个本来就没有多少差别的两个元音,而老师听完了以后又会觉得怎么差这么多,然后又纠正,反复循环,确实有点太耗费时间。


套用上面的衰减图标,之所以老师会觉得自己发出了不同的音,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大脑有意识地主动控制发出的音,因此有先入为主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是内部传输,所以衰减的相对较小。


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将重点放在自己外部传输出的语音,而不是自己通过内部传输获取的语音。这就相当于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三,发音要多好才够用


上面主要通过分析输入与输出,外部传输与内部传输过程来解释语音教学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下面我想从处理器的角度出发,看看现实生活中发音有多重要,我们到底应该把语音练到什么程度。


这个话题其实要回归到语言的本质了。在我看来语言只是我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而已,这和其他工具本身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那么只要发音不成为我们沟通交流的障碍,我觉得大可不必太过在意。(不是不在意,而是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用说外语了,我们说了这么长时间的汉语,也未必能做到每个字每个词儿都读对吧?如果一个外国人学中文,因为始终没有办法说一口“新闻联播音”而感到自卑,你会不会觉得没必要呢?我们有多少人是为了成为播音员而学外语的呢?


在我们的韩语小组里有一个朝鲜族同学,其实TA的发音是这几位当中最好的,但是TA认为自己的发音还是不够“韩国”,或者准确地说是还不够“首尔”,所以希望有所改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就好比我们现在依然会通过某些方言联想到某些地域,进而产生对那个地域的各种好的或者不好的偏见。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再正常不过。只不过我觉得应该分清主次关系,当你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好自己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积累表达内容中去。而且发音的训练也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完成,所以莫不如将重点放在语料的积累上,顺带把语音给练好。现在想想如果你能且只能说一口特别地道的“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起“沟通”,其实输入和输出都是相对次要的,真正决定沟通效果的其实是处理器。这就好比限制你做阅读题的,不是阅读速度而是理解速度。通常情况下一种语言的熟练使用者都是因为处理器强大所以才能灵活运用该语言的,我们不妨在这里称这种人为“强处理器”与之相对的自然就是“弱处理器”。如果是两个强处理器之间沟通,那必然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不是这种理想状态,即便将其中的一个拿掉,换成一个弱处理器,其实也是可以进行交流的(效率会受影响,但是不至于死机)。原因在于通常情况下强处理器对弱处理器是兼容的,TA有非常强的纠错功能,所以就算你给TA的输入是一些较为差的信息,TA也能通过自己强大的处理能力大致猜出你的意思。反过来TA也能通过筛选更为简单的词汇和语法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


讲明白上面的道理以后,我们可以站在特别现实的角度去考察有关发音的问题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你学的这门外语是不是英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学的是英语,当你使用这门语言的时候,对面站着的很有可能是一个非英语国家的人。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个弱处理器,那你们之间的交流就完全取决于对方的处理系统了。说实话,这种情况下两个弱处理器碰上的几率还是挺大的。比如你碰到一个日本人跟你问路,碰到一个法国人向你求助等等。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处理器不够强大,可能根本听不懂对方的日式,法式,XX式的英语。所以如果你学的是英语,我还是挺支持你尽量变得强一点,至少可以照顾一下别人么!当然如果你的生活中,几乎不涉及到需要用英语口语交流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你学的是非英语的小语种呢?那么现实情境中与你对话的那个人十有八九是一个这个小语种的母语使用者。比如说你学的是日语,那现实生活中你有多大比例是和一个“非日本人”说日语呢?恐怕很少吧!如果是小语种,我们通常只会和那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用外语交流,也就是说对方极有可能是我们说的“强处理器”,所以这个时候对于你的发音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发音好固然会提升沟通效率,但是当对方是个强处理器的时候,这方面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反倒是你硬盘里面的存储的东西(我们俗称的各种语料和谈资)成为了你们沟通的主要限制因素。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初学者不必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发音上的原因,只要你说的不至于让母语使用者都听不懂就OK。等到你有足够多可以表达的东西以后,你会发现说着说着慢慢就会好起来,况且大部分人学习外语可能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输入(阅读,看电影等)


我个人在这方面就深有体会。因为公司是中韩合资企业,经常涉及到中韩人员的交流问题。这个时候只要双方把语言统一到中文或者韩文中的一种,即便那个非母语使用者说得再差,沟通也能大致进行。但是两个人一旦用英语开始交流,就需要我在中间充当翻译。因为中国人说的中式英语,韩国人说的韩式英语,明明都是英语却需要我再转述一遍,这真的是一个少有的奇妙体验。


所以如果你学的是非英语的小语种,检验自己需不需要加强语音训练的好方法就是找一个母语使用者,给他随便读一篇文章,看TA听懂了没有。如果听懂了,你就可以把更多时间转到积累内容方面了。


以上是我将学习语音的过程类比为电脑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后做出的一些分析。总结如下


  1. 初学者要通过庞杂的输入来重建自己的过滤器

  2. 纠正发音时,要用外部传输(录音机)的声音为标准

  3. 语音老师要针对初学者的发音方式灵活制定教学内容,合理诱导学生发音

  4. 发音教学时,要用外部传输(录音机)的声音为标准

  5. 对于英语学习者,如果你有机会和别人说话,发音还是相对重要的。毕竟对方有可能是个弱处理器,如果你不够强大,可能沟通就困难了

  6. 如果是非英语的语言学习者,发音可能要比内容次要,因为对方极有可能是个强处理器,这个时候你只要不是说的完全让人听不懂就ok



比如Sheldon的汉语语音还是要加强的,因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确实听不太懂。



如果大家也有语言学习方面的体会或者有意思的想法,我很想听听大家的声音,这是我的微信(hanksyoon)和我的公众号(iyinhang),期待大家的联系,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将这个有意思的话题持续做下去。


说明:写这篇文章参考了一些文章和视频材料,特此感谢并罗列在此


  • 《人人都能用英语》by 李笑来

  • [외국어로서의 한국어 발음 #1] 한국어 모음의 발음교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8r_I8yyNOk)






版权声明

本文同步首发自

微信公众账号(iyinhang

简书(尹先生的简书)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或注明文章出处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尹先生的笔记
尹先生的笔记
了解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