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成长的加速方式 —— 我从长途旅行中学到的

2015-12-27 熊晓冀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以下是《共同成长社区》第 15 次分享,分享者是熊晓冀。微信号:imxiongxiaoji(超级熊猫);个人公众号“notesofpanda”(倒行逆施的熊猫)。


《共同成长社区》的分享,并不是“私密”的,我们不在乎分享内容是否流出去,事实上,我们会主动拿出绝大多数的内容分享至社区之外 —— 因为所有的分享,最终传播得越广越有价值。


若要进一步了解《共同成长社区》,请在后台点击“收费社群”的子按钮“共同成长” ……




大家晚上好,我叫熊晓冀,从事风投工作。微信号:imxiongxiaoji(超级熊猫),我自己写写读书笔记的个人公众号“notesofpanda”(倒行逆施的熊猫),欢迎交流。我同时还有个公众号叫 MeetTrip 见行,是一个想让真诚、坦率、开放爱分享的人在旅游和户外活动中认识彼此的“场景旅游社交”小社群,之后有机会朋友们玩到一起来。


我大概四五年前开始,每年做一次长途旅行,常常路上行程超过三、四千公里,运转超过一个多月。第一次是从北京骑自行车直到越南胡志明,再折回国内,在云南和青海两地,第一次长达五个月,当时是我在休学;第二次是从北京坐着硬座去西藏,从拉萨到阿里,沿着边境的札达、普兰,后来坐客车翻过喜马拉雅山去尼泊尔,再从陆路穿过尼泊尔到北印度接近克什米尔的地区,历时差不多三个月;第三次是东北边境之行,从朝鲜、长白山、黑瞎子岛,再往西基本上沿着国境线,穿过内蒙草原和巴丹吉林沙漠到蒙古国边界,再从河西走廊一路折返回北京,历时差不多一个半月。这三次差不多是上学时做的,所以有时间,之后工作时间少了,主要利用假期,骑车环过海南岛和台湾岛,最近坐火车穿越过澳洲大陆。这里讲的都是有点漫游性质的行程,当然我也有很多观光旅游之类的行程。旅行中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今天我主要讲些和咱们群的主题相关的东西。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叫做成长的加速方式—那些我在旅行中学到的东西。这个题目不是我想好了说什么之后,总结出来的,而是它自己跳出来的,群秘向我要题目,我脱口而出就是这个。可见我是多么清楚的意识到,旅行在我的成长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


我第一次长途的旅行是 23 岁,当时我读研究生读了一半,申请休了一年学,花了半年时间泡图书馆,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摩托日记,讲的是切格瓦拉骑摩托环游南美的故事,他本来是一个医学生,经过这趟旅程,看到南美社会的种种问题后变成了一个革命者。这个电影很热血,看完之后我就想,格瓦拉是23岁时走这趟穿越南美之旅的,我也 23 岁,我也要来一次。正好我知道一个有长途骑行经验的人,就问他需要准备什么,他经常骑骑环青海湖什么的,对他来说轻车熟路,就轻描淡写说要走明天就能走,啥也不用准备。我没有车,明天没走成,跑去对面清华大学花几百块钱买辆二手的山地车,后天就走了。我的全部行李就是一辆车一本黑胶皮地图,两件换洗衣裤,书包里一塞就出发了。


然后我从北京出发,穿过从河北到广西的所有沿海省市,沿着大运河,找船渡过长江,翻越雁荡山脉,一直从友谊关骑进了越南,骑了三四千公里,最后到了胡志明市。我本来也没什么计划,没打算跑这么远,钱就没准备够,结果最后快没钱回家了,就把车卖了换一点路费,在越南当地人帮助下,绕道老挝,花了最后一点钱买汽车票回到了云南边境。到了云南,正在发愁咋回去,碰到一个同龄人,混成了哥们,他上大学时开汽修店赚了点钱,说我们一块走,于是就先有他花着钱,在云南又转了一圈,然后跑青海玉树去了。到回到北京,这一趟花了四五个月,花的主要是之前打工存了些钱,彻彻底底的穷游。当然路上碰到很多好心人帮助我。


这次旅程之前,我其实没什么旅行经历,也没怎么骑过车,听起来这个事还挺艰巨的,一般这种情况下正常思维都要好好策划准备一下,例如先跑几个月步储备体能,学会修车,做好详细的预算。但我从我的经历学到了的第一件事,恰好与这种思维相反,就是很多事,你不要去准备太多,不要策划,不要想着先学了再去做,想到就去做就是了。这中间很多你想出来吓唬自己然后准备了半天的事根部不会发生,也会遇到很多之前想不到的困难,不要紧,比起被自己 YY 了一大堆危险和困难,然后墨迹半天,而且多半会吓得不敢行动,还不如先无知者无畏,硬着头皮上,佛挡杀佛人挡杀人就 OK,这样的时间、机会成本反而比较低。这个思维,叫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听起来熟悉,这么做的人却不多,要是有这个勇气,就能比别人占据先机。


说到这个成语,顺便提一句学游泳的事,我学游泳时去让别人教我,让我先扒岸练一个星期打腿再找他们,说不然基础不牢。我不信这个邪,直接下水自己琢磨,结果一个月下来,连带最难的蝶泳在内,四种泳姿全学了。等我在泳池里蝶泳舒展来回,原来奉劝我要踏踏实实的那些人还在那挑刺还有哪些地方不够标准,然后继续自己扒岸边练蝶泳怎么打水,我相信他们到今天也还是学不会。这个就叫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为什么说,这个是个加速成长的方式呢?因为很多时候,阻碍成长的,就是不敢跨第一步,在自己给自己画的那个圆圈里来回踱步,可以骗自己是为了”想的更清楚”,但往往实质上就是心理上的胆怯。


我从旅行中学到的第二件事,恰好和第一件事相反。第一件事叫说走就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相反。第二件事叫想好了再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般休学都不是什么好事,要么就是学不下去了,要么就是崩溃了抑郁了,反正就是整个人都不好了。我休学、包括旅行却是主动选择的,只是出行时机上随性了一些。


上学时我认识到一个事,就是我这天天在学校里待着,说学东西也未必能学到什么东西,说不定毕业了被谋生的需求逼着,一个月能顶的上学校里懒懒散散目标不明的学一年,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事实。大尺度考虑,长远考虑,我的竞争对手并不是一个考场里的同学,还包括已在社会上或者将到社会上的人。别人被逼着,可以以一当十的学的东西,我在那里不紧不慢的来,时间纵轴上看,我太划不来了。最高效的办法,是找个我的条件可以以一当十的领域去钻研钻研。


上学有个什么可以取得以一当十的优势的地方呢?就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自由和平静。相对来讲,没人管我,没事压我,我想探索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没有 KPI,没有谋生的压力。而且有了这个自由,我的心境就不一样,社会人沉不下心去关心的一些事,我可以去做。例如说,我在学校里读历史,就能学到真正的历史经验,社会人读历史书,很容易读成了浅薄的成功学、厚黑学。这个优势,这到了社会上即使财务自由了也很难做到,而我不需要赚很多钱就得到了,这个条件,是一个在社会上忙得团团转的人不可能拥有的。


我有这个自由,我把精力扑到为将来的生存竞争做准备上,从效率上又是时间资源的错配,应该把时间分配到什么地方,或者说我现在做什么,比较能帮我将来活得比较好呢?这里说的活得好,不是用外人的标准去跟外人比较,而是自己心里觉得好。在学校时我有意的花时间去和一些年长的人交谈,他们看你是个孩子,没有戒心,由此我有机会体会到一些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有好些是外面看着都好,实际上心理危机深重的。为了我自己好,我不能走他们的路。从这个事上,我意识到两个问题。


第一,知道要做什么事往什么方向去,或者有意识去思考要做什么事,这个能力比能把事做好更难得,更稀缺。而且,一般知道要往什么方向去的人,也能把事做好。


第二,生活非常复杂,仅仅有钱或是仅仅有知识,再或者是仅仅有事业,都不足以让一个人“活得好”。我必须对这种复杂局面有所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相信对于“活得好”这件目标也是一样。


这种复杂局面是不是有可能预见呢?我认为是可能的。因为我相信人的思想、体验和感受是相似相通的,通过观察、交流和体会别人的生活,能够对自己可能的生活道路有一定的预想。


所以我出门旅行还有一个性质,就是把我在学校里做过的这个访谈放大,因为在学校里,见来见去就那些人,听到的话,体会到的东西,都有局限性。而这次旅行,包括以后的诸次行程,我努力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就拿第一次长途旅行来说,上到省级的官员,下到露宿街边的流浪汉,知识分子、普通工人、政商人士、失业人群我都去聊过,我在留宿我过夜的人家客厅里聊,在酒桌上聊,在失业的流浪汉的小棚子聊,在寺庙里和和尚聊…


其实什么群体都有那个群体的局限性,贩夫走卒在一些方面是强于社会精英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过这种广泛的观察、交流和体会,我认识到许多我之前压根想不到的事,体会到很多对之后的我大有益处的道理,这些事大大小小,有的很形而上,有的很落地,非常多,我不在群里碎碎念了。


举个浅显的例子,对我职业选择有帮助的,我学的专业,包括我的各种条件,去政府工作最合适,我也觉得从政是个有意义的事。我在旅行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机会就去和我能接触到的公务人员闲聊,体会他们的处境,揣摩我在他们的处境会怎么发展,最后得出在我不适合的结论。现在有时候我的一些去政府工作的同学回来聊,我还为我当时经过一番观察思考做的选择感到庆幸。


再举个形而上点的例子,在到处游荡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东西很缺,就是一般人都没接受过的审美教育、美学教育,我也没有,我指的不是知道哪幅画是谁画的,表达了时代的什么要求这种知识性的东西,我指的是能帮助你在别人看不出美的地方看出趣味的那种能力。我观察到凡是这个能力不错的,过得都还比较有滋有味。于是我回来就找了一些美学书来看。这个之后我体会对我还是挺有好处的。如果我那个时候不知道,等到工作了再回头去学,那实际上是很难静下心来读进去的。


这个是我从旅行过程中学到的第二个东西,叫做通过脱离自己的生活半径,三人行必有我师,广泛的观察、交流和体会,并把学到的东西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说这是个加速成长的方式呢?当然广泛学习,必然会加速成长,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如果你稀里糊涂的乱走,走错了路,那个损失是怎么努力学也补不回来的。所以需要对自己对事情未来可能的走向有一定的感知。


概括一下,以上是我从我的旅行中学到的两个宽泛的原则。一个是说干就干,不要顾虑太多;一个是多走多看多思考,预想各方面的情况,不要轻易走上错路。这两者并不矛盾。把这两点做好协调好,我相信就能加快成长。


这两个认识,不一定非要从旅行中认识,对我也是一样,只是我在旅行中认识的最清楚直接。


当然除了这样很原则性的认识,旅行中我还收获了方方面面太多东西。我来举几个例子:


1、快速学英语口语。


我原本是哑巴英语,也不好意思开口说,到越南是我第一次出国,我一个人,到哪里只能说英语,订房要英语,青旅里要和室友聊天,只能说英语,不过一两个星期,我已经能挺自然流利的用英语交流了。以至于后来碰到一个新加坡大妈,跟我聊了半天后发现我是中国人还非常意外,问我是否在国外上过学,因为她几乎没见过说英语流利的中国人,这对我是个很好的鼓励。只要你能用外语和别人交流,很快就能有自信,水平很快就能飙升。


2、阿妈的眼泪——陌生人之间的情感


我在青海玉树草原上,住在帐篷里,当时有位藏族阿妈,每天早上用干牛粪煮奶茶给我们喝,我在那边住了10天时间。语言不通,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只是每天早晨我去坐在炉子旁边帮她烧火。记得走的那天清晨,阿妈满眼是泪水来送我,我非常感动。我记得我之前很少体会到陌生人之间的情感,记得读到水浒传上好汉们相识没几天各奔东西时会流泪,还觉得这也太假了吧,但那一次我真体会到相识没多久的陌生人之间可以有那样纯真的情感。我发现自那之后,我也像被净化了一样,拥有了一种以前不曾有的情感。


3、草木山川开阔胸襟


我经历过好几次自然带来的震撼,中国的老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草木山川可以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豪气横生,让人胸襟开阔,让人灵秀生动,这是我曾经体会过的。例如,我乘车翻过喜马拉雅山去尼泊尔的时候,黄昏时经过西夏邦玛峰,狂风大作,吹动路边的经幡,我看到远处的雪山,在山顶云彩之间若隐若现,只初见就震撼到短暂失神,好像进入了一种神圣空灵的境地,等到回过神了,脸上早已不自觉地挂上了泪痕。这种震撼,在我从尼泊尔去印度,翻过最后一个山头,远望到肥沃辽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时,又体验了一次。而我经历过好几次,之中,自然带给我的,谁说大自然不是一位好老师呢?


4、“我们喜欢你的勇气”—和印度酒商的不打不相识


这个也许可以和怎么和人打交道扯到一起。当时我坐中巴车从尼泊尔去印度,天热车小,我的旁边坐着三个印度人,是从印度过来尼泊尔卖酒的商人,人高马大,个个都快一米九了,我跟他们比起来简直娇小玲珑。我坐靠近过道的位置,突然前面的印度人扭过头指着坐在我的里座的他朋友说:“你跟我朋友换下位置,他腿长,在里面不舒服”,大概是天气热心情燥,我马上回复:“我的腿更长”,然后看着里座的大个子说:”我的腿也长,你在里面坐好“。三个人面面相觑。如果在国内,碰上脾气爆的,可能动手,至少口角了。没想到这三个人吃了闭门羹之后,对我态度居然大变,又是零食又是冰水的,到了边境,送我去办好入境手续,当时已经挺晚,没有车去我要去的城市了,他们弄来一辆车,专门中间岔开一小段路,把我送去目的地。我觉得很奇妙,他们告诉,”我们喜欢你有勇气这么跟我们三个说话“。大概是都看得起挺直腰板说话的人。


游这个字,是中文中最让我咀嚼的字之一,我顺手年来就能去两个例子实际上的记载友邦说过宠物有着大洲王小时候非常霸气,孔子说过至于到友谊,你可以找出很多种油的用法,学校对面的是看待事物和人生的方式,而且直接方式往往适合现代人的方式不一样的。


旅游这个事情,人们现在把它分为观光游、休闲游、体验式旅游,还有医疗旅游这些,对我来说,旅游的目的,我更倾向于一种壮游,英文叫做 Grand Tour,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往往把他们的子女送往大陆上去游历数年,增加国际和文化见识,结交各国的优秀人士,其实我更向往的是这样一种旅游。我在着眼于在旅行中我能够学到东西,能够体验到没有体验过的东西,是有一定深度的,能够对我的生活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让做这样一趟行程,一个比较高质量的旅游,做几个方面准备,第一个,需要对目的地有一定的了解,方式是看书,要看好书,这个书的话,现在大部分的旅游书籍不太能够胜任,要读几本能让你对当地情况有所预想,产生探索兴趣的书,可能是一些经典。但是也不能读太多,太花时间,而且要是带了许多成见去,那也不太好。


关于各个目的地的书,我这里也不推荐,将来有机会的话,我在公众号里介绍介绍,有一些旅行记录是可以看看,基本是一些名著,例如明朝的王世性写的《五岳游草》,讲的是一个明朝的官员的旅游中看到的东西,是挺有深度,语言也不错的。这是一个有点人文地理学性质的书。古书的好处,是比较直观,它没有太多严谨繁复的理论,但往往有些古人很有洞见,是和看现代人的书不一样的体验。


还有一本就是达尔文的《贝格尔号航行日记》,这个是自然方面的,达尔文跟着这艘军舰环游世界5年,从一个基督徒变成了一个无神论者,变成了一个博物学家,有了他的进化论,这个书比较难读,但是读进去,另有一番世界。


如果对商业比较感兴趣的,有两本书,是同一个人写的,就是量子基金的吉姆罗杰斯,他做过两次环球投资旅行,第一次是骑摩托车,第二次是开了一辆特制带拖斗的奔驰敞篷车。这个人很狂野,他写的东西,不但讲到了各国的投资机会,而且对各国的文化,政治,风俗等方面的观察和见解,思路都很清晰。


读书,看这些牛人是怎么做旅行的,可以去借鉴一下,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事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就是在旅行过程中,比较容易连接上一些平时连接不上的人,因为人们尤其对从国外来的旅行者,比较包容,这个时候你胆子大一点,运气好一点,说不准真有一些奇遇。我记得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穿越欧亚大陆的时候,曾经在阿拉伯半岛的某个地方丢失了所有行李和盘缠,然后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跑去登门拜访当地的首富,那人居然留他住了很久,然后资助他很多旅费,把这个行程继续下去了,这个看起来很传奇,其实未必不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我在学校的时候曾经接待过一个印度访问团,留下了其中一位英语教授的联系方式,我说,以后去印度,我去登门拜访,没想到一年多之后真去了。他知道我去过德里,就问我去过莲花寺没有,莲花寺是巴哈伊教的一个圣寺,在全球共有7座,我说我去过很有兴趣,他立刻掏出纸笔,写下德里莲花寺教长的联系方式,今天打电话过去,要他招待我。我在印度时,因为对政治运作感兴趣,还曾“冒冒失失”的登门政治领袖的办公室要求和首长聊聊,秘书还真为我安排时间,虽然后来没有因为我的时间安排问题,没有去成,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旅行这个事对我来讲,不是一个休闲。从个人来讲,是满足我的好奇心的方式,我对这个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另外,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个借以保持特立独行姿态的手段,我需要经常拜托自己的生活半径,去经历、学习另外的生活方式,以防止被自己的职业等东西异化了。


另外,除了这个行为之外,旅行对我来讲,还有点小小的志向吧。我在学校里看书时发现一个事,我的老师也多次提过,就是我们中国人,对外界世界有了解,但是不仔细,很多是转述,没有从我们的眼光去看。西方不一样,他们有个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时代,那个时候既有经济动力,又有好奇心的驱使,短短百年间,西方人走遍了世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勇气,把西方和人类的知识领域扩大了好多。我幻想,如果我将来有能力了,资助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像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一样,去补上这一环,就算是我做了个巨大的贡献。当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好准备,将来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这个事业中去,能够为拓展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知识。就像是曾经的伟大的西方航海家、探险家、学者、传教士那样,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


谢谢大家。




历史分享


  1. 笑来:关于区块链、及其应用我的看法

  2. 笑来:为什么我笃信“慢道理”

  3. 龚鸣:互助保险怎么玩?如何与区块链技术结合

  4. 张璐:我是如何做行业研究和设计投资策略的

  5. 罗应琏:气象大数据怎么玩

  6. 邢子敬:合理饮食是减肥的关键

  7. 杨磊:农村互联是否能真的农村“互联”

  8. 笑来:什么是朋友

  9. 欧阳银珊:大学校长喜欢怎样的数据分析报告?

  10. 杨晓峰:如何讲好一个段子

  11. 尹航:我的“语言学习”笔记

  12. 刘欣:如何用草根思维快速落地一些事情

  13. Scalers:700天持续行动和写作带给我的启示

  14. 汪洁: 投资人支招:如何成为下一个受资本青睐的“雕爷”?


若要进一步了解《共同成长社区》,请在后台点击“收费社群”的子按钮“收费社群说明”,查看说明,点击“共同成长”子按钮,获得入群二维码 ……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想了解“共同成长”社群、《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等,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收费社群”按钮,点击查看“收费社群说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