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十分钟读完《对生命说是》

2016-07-10 赵婧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本文是《十分钟》栏目的第 9 篇。

由赵婧同学推荐。

《对生命说是》

作者:[澳] 阿南朵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ISBN:978-7-5453-0209-7
出版时间:2009 年 10 月
购买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62735/

作者简介


阿南朵(Anando)


全球知名身心灵导师,英国 ASHA 基金会女性成员,被誉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成功女性之一。二十多岁已是英国杰出的律师和商业杂志发行人,因内心充满紧张和压力,29 岁开始追寻自我成长,一直致力于静心和蜕变技巧的研究。


她的生命经历淬炼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并用自己生命蜕变的实例帮助了许多不同肤色和年龄的人找到内心渴望的喜悦和生命力。

推荐语

我们通常知道的 “是” 是一种妥协:

我们为了讨好别人而否认和拒绝自己的需要。

对生命说 “不”,希望事情和事实不一样,那是斗争,是挣扎,是活在地狱里。

接受你自己和他人本然的样子,这样你就不会有问题。这本书就是告诉你,为什么你要接受你和外界本然的样子?怎么做才能接受?从多个方面来阐述情绪、坏习惯、状况、父母、他人、求之不得的关系,结束的关系、改变和不安全感。对自己的生命说是。  

头脑和体验者

我们通常活在头脑里,头脑满载着,我们不经意间接收的所有零碎信息。

从孩提时代便开始聚积的关于对错,应该和不应该的概念。我们无意从他人身上得来的概念,信念,价值观和偏见,并非来自我们的自身体验。这称之为 “偏见”。偏见深远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决定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我们的感觉方式,我们对人物和情境的反馈和回应。  

头脑总是活在过去或者未来。它的运作是依靠过去从别处获得的观念和集合的信息。头脑是一个绝佳的仆人,但当它当上主人会非常糟糕。它持续不断的运作,不放松,告诉你该如何过你的生活,但它从不给你任何空间让你真正的活过。

体验者:  

大脑中觉察到我们的体验和身体的感觉部分。我们在当下。

对自己说是

我们不能接受我们自己,总想变得不同,变得更像别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跟你一模一样,你是不可复制的。存在需要你,就如你本然的样子。就如它创造出你的样子,不然它不会大费周章的把你创造出来。

我这样很好,对于把我邀请到这个世界的存在来说,我已经足够好了,我已经被接受,否则我不会来到这里。

假如我们不爱自己,我们也会不容许别人爱我们。我们会怀疑,担心让他们太接近的话,会发现那些我们自己都不接受的部分。所以,我们创造出情境,让我们被拒绝;或者我们诠释成我们被拒绝了。这个无意识的观念,深植于我们内心,驱使我们不断去证明它的真实性。

我们批判自己,来自于孩提时代,是来自父母和年幼时,对你具有影响力的人的声音。身边的人已经让我们相信:

我这样不够好。

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更加进步,为了被认可,被接受或被爱。害怕我们不够好。这恐惧带给我们压力,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样子的自己,我们不会对自己千般奴役,只是为了获得认可和接受。
你认为自己不够好的信念是后天习得的。非天生带有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学习,也可以把它们丢弃。

我们担心别人对我们的想法。负面评语触动的,是那个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建立的信念:

我们这样不够好。

如果我们的意识里,没有这个信念,我们只会告诉自己

那不是真的?

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你有没有认真的想过,别人对你的想法,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全然的接受、尊重和爱你自己,会有任何问题吗?

当下一次你处于受伤的状态下,看看你内在给自己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看看它在你的头脑内部播放了什么?

算了,你就是不如别人好。

停止头脑中的责备之声,对自己说,这只是儿时的旧档案。你并不是从妈妈子宫里一出来,便会立即想到:

哦,我是一个错误,我不够好,我要变得不一样让人们爱我,重视我。

重写你的自我评语

选出你常用来批评自己的评语,将之化为简短信念。如:

我不够好;

我是个失败者等。

仔细回顾你的生命,注意曾经发生的每一件足以证明事实并非你所想的事情。列一张清单,写出所有你的成就,所有对你说过爱你的人,所有你收到过的邀请,所有别人和你相处感到的满足时刻,以及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时光。直到你记忆的源头。它会让你意识到你一直抱持的信念不是百分之百真实的。只是你从未质疑过。

当你发现这个信念不是真实的,回到这个情境里,感受你身处何地,发生了什么。你的姿势,感受心态如何?你说了什么,你是如何说的,如何影响他人的态度的?你是否能看清,是自己用自己的行为去印证你的信念?是你自己在滋养它?

只要你仍然让旧信念,不加检验地活在你的无意识里,它们将继续操控你的生命,你将无法活出想要的你。  

对情绪说是

那些我们不想要的情绪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当你觉察到一种情绪,说明它已经在影响你的身体。

负性情绪是:

当头脑感到危险,体内自动释放肾上腺素。帮助个体对抗或逃离的保护机制。

由于自我遭受威胁,而产生的生物性反应,是自动的,像呼吸一样不能停止。一旦释放化学物质进入系统,身体随之产生反应。如心跳增快,血压上升,胃抽搐,嘴唇干燥。这种在身体上产生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情绪。如愤怒,恐惧,嫉妒、压抑或宣泄(对别人发泄)。

要学会承认情绪在那里。如愤怒,看着自己愤怒时的身体表现,这就是觉知。看看自己的姿势,呼吸,哪里觉得不舒服,感受自己因为这个情绪而产生的各种身体变化。对自己说,愤怒在那里,而这愤怒是我的。别人只是触发了我的反应。

当你平静下来后,去释放体内多余的荷尔蒙。做一些消耗精力的事情,如做家务,跑步。情绪只是一种能量,它只是提醒你,这件事对你的意义。  

对坏习惯说是

我们都有强烈意图去改变坏习惯。但却没能成功。虽然我们的理性知道它们是不健康的,改掉会比较好。但是无意识不这么认为。坏习惯曾经或现在也在保护你。帮你得到你需要的东西。所以难改变。你要承认。有一部分的你是不想改变的。

怎么做?

与这一部分无意识对话。为什么你不想放弃这个习惯?除非你理解了这个无意识意图,否则你丢不掉它。看看你为这习惯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我们理解事物的角度,对待生命的状况的态度,都是一种习惯。我们从未质疑过。你在生命中某个时期需要它们,当它们给你保护。如:

悲观保护你免于失望;

优柔寡断保护你免于承担后果,以及犯错后而遭受批评的风险;

完美主义保护你免于被批评;

自视甚高保护你免于被羞辱或感觉自己弱小。

对改变和不安全感说是

我们对改变是害怕的,对安全感是渴求的。

改变,所有对头脑都是新的,它无法预测。所有改变让人恐惧,没有安全感。如果我们不需要安全感的感觉,改变的念头还会困扰我们吗?

我们拥有的一切带给我们安全的幻象,但它们也是围墙,限制了我们。我们用合约、婚约、保险、证书、名誉和成就来保护我们。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被摧毁的,没有一样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任何一样都无法带入坟墓中。生命是不安全的,只有死亡才会安全。

当改变出现,它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它已经来了。你可以拓展你的能量去迎接新的状况,享受混乱,相信其中会有新的滋养物到来。对任何到来的改变说是,你将不会害怕失去任何东西。

方法:  

当你对变化的反应强烈,问自己:“是自我的哪个部分感到害怕,最糟糕可能发生什么?”

坐下来写下所有的利弊。

对他人说是

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想让对方做出改变。你耗去生命中的宝贵光阴,有改变过一个人吗?让他人改变,等于让对方当上孩子的角色。意味着你知道的比他们多。你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他的自我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个人有他们自己无意识的理由,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也许他们的无意识行为激怒了你,但那个反应是属于你的,来自于你没有满足的被爱,被尊重,被接受的需求。满足你的需要不是他们的工作。
只要你明白这一点,你可以问自己:

为什么,我这么坚持要去改变这个人?

如果,你真正欣赏和接受你自己,别人对你的反应还可能影响你吗?你还需要仰赖别人对你的顺应来肯定你自己吗?

我们对某人升起的批评,是因为这个人映射出了我们对自己的不接受,不喜欢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解更多我们无意识地拒绝自己的地方。

方法:  

挑一个你对他带着强烈批判的人,把你对对方的抱怨列成清单,然后一项一项的问自己:

“我是否?”

“我是不是暗地里想成为?”

对父母说是

只要你排斥你的父母,你便限制了你的生命能量和限制了你的幸福圆满的能力。无论你排斥你父母的什么,都给了你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你身上发展它们。因为你给了它们太多的关注和能量。

不愿意像他们父母的人,往往最终无法抗拒变得和他们一样。

你带着许多你以为是你的观念,价值观和批判。但那其实是,你在小时候无意识地从父母那里,承接过来,从未质疑过的东西。而这些观念,影响着你对待生活和他人的全部态度。

排斥你的父母,会把你削弱。排斥的反面,是你对父母之爱的接受和渴望。希望他们接受你本来的样子。对父母说是,不是对他们的品行和性格。而是单纯的承认,从给予你生命意义上。

他们如有你期待那样变成不同的人,你也不会是你。我们不去接受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我们就会转向别人。如上司和伴侣。但没人能充当你的父母,这种无意识的期待将带给对方巨大的压力。他们会继续让你感到焦虑,挫败,一个受害者。而这些,就是外部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

方法:  

列出你父母最影响你的主要人格特征,态度,习惯。包括你对他们的主要抱怨,批判,他们让你恼火,钦佩或尊敬的事。然后逐一问自己 :“我是不是?”

花点时间问问自己。仓促会让你错过。

“我有点像你。” 这句话将带给你真正的释放和谦虚。只要觉察到自己正像父母一样行为思考时,简单地向自己承认:“啊,这是我的母亲(父亲)。”

你才能有意识的去选择,哪些继承,哪些摒弃,没有对抗和批判。

把注意力从外界拉回到你的内在。多与自己呆在一起。关注所在,能量随行。


《十分钟》栏目投稿要求:

1

首先要确定这本书是不是足够好的书:

非虚构类;
译本;
作者有一定影响力;
能在美国亚马逊上买到 Kindle 版的书;
多次再版的书可能更好…

2

在缩写图书内容的时候,不应该掺杂个人的看法 —— 个人的读后感,可以放在最后,单独写个 200-300 字的推荐语。

3

选书非常重要。图书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 都应完善。文章前面要有作者简介,要有图书购买链接,要有推荐语。

投稿表单:
http://form.mikecrm.com/FVDXVk
或,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转至该表单……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