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我当初是怎样错过一辈子的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以下是《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正式发布时可能会有删改调整……
1988 年前后,我刚上高中。我父亲当时还在延边医学院(现在已经并入延边大学)教书。他的教研室里有位教英语的副教授去考了一次托福,成绩是 570分(满分677分)。有一次,我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在我家聚餐,提起这事儿的时候都说,“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 因为之前有另外一个教授去考过,才 530分…… 尽管那时的我完全不懂托福是什么样的考试,但留下了个印象:这是个很难的考试,并且名字听着很奇怪……
又过了好几年,1993 年,我读大三。隔壁班有一位叫钱进的同学据说正在准备考托福。现在想来,当时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们都在如火如荼地准备这个考试,可是在当时的长春,根本没几个人听说过这个考试。
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居然算见多识广的了 —— 起码我还知道有个叫托福的东西,知道那是个英语考试。某天晚上回到寝室大家提起这件事儿的时候,我就给大家讲了讲托福考试有多难…… 大家听到大学老师费了大半年的功夫准备,最终也只不过考了个 570 分的时候,吐了吐舌头,都说,“这干脆就不是人考的么!” 之后,大家给那位同学起了个外号——“牲口”。
那一年夏天,我去了趟北京,找一位当时正在清华读计算机专业的高中同学,赵勇。此人当年读高中的时候,是我的同桌,算是死党。我去北京,是为了请他和他的同学们帮我攒一台 486 电脑。当时的中关村,真的是个村,全都是平房。从清华南门出来,一路走到中关村…… 路上走过一处平房的时候,他指着那房子说,“那就是新东方” —— 他的口气就好像是我应该知道一样。于是我就问,“什么新东方?” 他告诉我那是个英语培训机构,要出国,就到那里参加培训。据说当时在北京的大学里是这样传说的:
“去新东方不一定能打高分,但是不去那里肯定打不了高分。”
转瞬间这个话题就过去,我们接着聊了更多让我们一群人没心没肺地大笑的事儿,即便现在的我早已经不记得具体是什么了……
许多年后,我在新东方教书好几年之后的某一天,我才突然记起,实际上很多很多年前,俞敏洪同学还处于创业阶段的时候,我其实就听说过新东方,也路过我现在正在讲课的这个地方……
而 1993 年那年春天,在大学宿舍里的那场关于托福考试和牲口的讨论,早就非常模糊了。我当然更不知道他那年去考托福最后究竟考了多少分,但他第二年去了美国,这我倒是知道的。
2000 年年底,已经从大学毕业多年,期间做销售、做批发赚了很多钱,后来又在家陪父亲养病而花光了积蓄的我,急需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来有个发小,就是现在锤子科技的罗永浩,从北京打来电话,说,“笑来,来北京吧,到新东方教书,收入不错。”
这时我早已忘了许多年前曾经听赵勇提过新东方,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问老罗,“收入确定不低吗?” 他说,“放心,以你的口才,肯定没问题!”
我就这样坐火车到北京,到新东方报了一期班;又在新东方的门口费力买来各种题集,而后把自己关在海淀区双榆树的一个 11 层的一居小房子里四个月时间,考了托福、考了 GRE,拿着变态成绩去新东方应聘。而后一口气在那里教了七年。期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代码为 EDU。
2003 年,《托福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 出版发行的那天,我请客, 一大堆朋友闲聊…… 我不知怎么一下子想起来 1993 年(那已经是大约十年前了)我去中关村攒电脑时路过新东方旧址的情形,进而又一下想起来那个被我们起了外号叫“牲口”的同学,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个寒颤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 2000 年以 28 岁的“高龄”把自己关到一个小屋子里四个月就搞定托福、GRE 高分是一件值得自吹自擂的事情;可是这个寒颤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其实在许多年前,还“很傻很天真”(1993年)的时候,就有机会去考托福、GRE,可当时竟然以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还自以为是地与其他同学一样叫那位同学“牲口”……
如若 1993 年我去准备托福、GRE 考试,而不是 28 岁那年,2000 年…… 七年之差啊!七年可就是一辈子啊!现在想来当时若以我还在学校的聪明脑瓜,也许不用四个月(可能三个月?)就能搞定高分。如若真的如此,此后的人生岂不是天壤之别?现在想来,那时我的心智简直就是“畜生”的水准,不禁暗自虚汗犹如大雨滂沱。
我就这样实际上错过了一辈子。
错过的原因,无非是一个念头,一个当时想当然的念头而已。这是个活生生的“一念之差”的例子。
想当然的念头,常常来自于周遭环境,一团乱糟糟的东西打成包,直接植入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最要命的是它们通常还处于底层,所以才想当然,所以它们的害处才不易察觉。
比如,“学外语很难的!” 就是个这样的“想当然的念头”,被打包植入了我们的操作系统,乃至于我们不由自主地变傻了…… (下面这段视频,前些天的文章里发过,是 2011 年我在上海的 TEDX 上的演讲。)
之前写过一本公开在互联网上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以上的经历也在那本书提到过),将来我会在《七年就是一辈子》社群里专门开个频道,叫《两年学不会就算了罢》…… 干嘛呀?!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学了总计十六年,毕业后话说不了,字儿写不了,文章看不了,电影听不懂……有毛病吧?
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更准确地讲,是个重要的概念:
观念
人与人的差异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是观念上的差异。上面让我错过一辈子的,就是个落后的观念:
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别做了罢……
很多影响我们一生的,竟然都是很小,却又不成比例地重要的环节。
这些年我攒了很多很惊人的例子,比如:
小时候不好好朗读课文的,长大了学习能力都差。
千万不要误以为语文不好的,数学可以学得很好……没那回事儿。不好好朗读课文,直接导致记忆力差,记忆力差,肯定导致学习能力差。一切的学习都依赖记忆力。记忆力好不一定学习好,但记忆力差学习一定很吃力…… 这就好像水泥质量够好并不能保证房子的质量,但水泥质量差的话房子质量一定好不了,不是吗?
可怕之处在于,那些记忆力差的人,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顶多是用来博得同情的一个说辞,“哎呀,我就是记忆力不太好……”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当然他们更不可能知道其实完全不必如此的 —— 当初好好听话,多朗读,多背诵,就没事儿了;就算当初错过了,这期间其实有无数的机会可以锻炼记忆力,哪怕是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机会,比如“讲段子”……
再比如说,知乎上有个这样的问题:
听说美国人一年的阅读量是 40 本书,那么一个月不就相当于 3 本多?这个说法可信吗?确切的数字是怎样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89651
这背后的想法,和耽误了我一辈子的那个被环境植入的“想当然的念头”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2010年年底,我去深圳中学讲座,了解到在那所学校里,很多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年读 50 本以上的英文书 —— 他们已经习惯了,一周一本,很自然。
在那样的环境里,“想当然”的是另外一些截然相反的念头。
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或者起码一点的升级(叫“打补丁”也可以)。然后呢?有的人一年升级 50 次以上,有的人起码 12 次,也有的人好几年都不升级,后来干脆就那么对付着用了,却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且越来越心安……
如此看来,很多想当然的念头其实真的很危险。很多其实很重要的建议,常常只不过是因为陈述过于笼统而难以传递,难以接受,难以践行。比如,“日省三身”,就是一个过于笼统的陈述。明确一点的说法是什么呢?
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挨个审视一遍,看看它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否应该被升级,或者被替换?这事儿一定要仔细,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想当然”实在是太危险了……
《七年就是一辈子》最终是个社群,本质上来看,就应该是由一群以自我升级为乐的人构成。以我的经历,哪怕一个有潜在危险的“想当然”被剔掉,都是价值不可估量的事情。我猜,在一个略好的环境里,这个自我审视的过程会相对容易一点点。这事儿也确实非常地诡异:
被害者(脑子里被植入了很多“想当然”)常常不知道实际上发生了什么;
脱险者(花费力气剔除了很多“想当然”)常常因为之前的小心与努力而消灭了将来原本可能遇到的陷阱,所以也不知道实际上发生了什么……
如若真的有平行世界,且我们有办法看到另外那些平行世界里的实况,可能最终就不需要有平行世界存在了罢?
预告
我准备花几天时间,把之前写过的《我也有话要说》重新整理一遍,一并发出来 —— 它也将成为《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组成部分。所以最近的几天可能随便更新点别的,更新频率可能无法保证……
广告
罗辑思维推出了个《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纪念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的基础上,把 2015 年 10 月份我写的若干篇关于“理财”的文章集成了进去;据说三周卖出 20,000+ 册…… 我听着也挺高兴的。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即转至购买页面。
以下是最近写过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届时可能有所调整……
关于朋友:《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朋友(2):概念与方法论》,《没朋友难以幸福、没战友无法成就》
关于惊喜:《惊喜的定义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关于分享:《如何做好一场分享?》(包括关于“创作”)
关于财务自由:《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
关于销售:《我的销售概念与方法论》
关于“讨论”与“争论”的区别:《为什么我放弃了争论?》
关于复利:《复利:我们的人生希望》
关于鄙视:《大多数情况下,鄙视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关于未来:《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活在未来(二)》
关于自学:《为什么一定要自学?》、《自学的另外一个根基》、《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美国人一年究竟读多少本书呢?》
关于践行:《什么是践行?》、《深入实践最重要的概念》,《反向塑造 —— 暗流涌动的势力》
关于吵架:《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以及《凭什么跟你吵架?我的好心情那么重要……》
关于调整模式:《我的跨界秘籍:苍蝇与蜜蜂的启示》
关于转换焦点:《以理服己》而不是以理服人,《如何研究新生事物?》,《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转换焦点》
关于七宗罪:《哪儿有什么原罪,明明大家都是可怜人》
关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关于榜样:《为什么我们可能不再需要特定的榜样?》
关于概念:《有些概念不能碰: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
关于脆弱:《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脆弱的》
关于知识:《更好的知识》
关于自信:《什么时候我才开始觉得自己真正自信了?》
关于类比:《类比影响思维:成功与突破更像破冰而不是登山》
关于升级:《要升级的不仅仅是操作系统……》
长按以上二维码,保存到相册,用支付宝识别,缴费 2777 元人民币后即可入群。2016 年 3 月 1 日之前,依然使用支付宝作“经费群”为报名通道。(尽量不要在群内闲聊……)
直接加入者,第一年的年费是 2777 元人民币,此后为 2555 元/年;由现有会员推荐入群的,入群后自报推荐人,核实后,会返还 222 积分至新会员账户,即,有推荐人的新会员的第一年年费相当于是 2555 元/年(积分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 APP 上线时统一处理)。
加入前,请慎重考虑,请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 因为入群之后,不再有退费机会。
我们计划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 APP。此日期有可能提前,也不排除延后,但最迟在 201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第一个正式版的上线。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两个内测版。开发团队已经进入封闭开发状态。
使用自己的 APP 之后,所有的报名群都将合并。现有的支付宝群,只做报名使用,任何重要通知,都会在公共帐号发布。
群内不鼓励闲聊;
不得发广告;
不得传播盗版书籍;
每天 18:00 - 21:00 期间可聊天;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闲聊,大家时间都有限,尽量不要打搅大伙;否则可能会被扣积分。
重要
已报名加入的朋友,请手动复制粘贴到浏览器这个地址查看《七年》读者须知持续更新贴(微信公共帐号文章推送过不能更新,所以,这里用了一个未推送的预览地址……),请务必认真阅读:
http://t.cn/R49x1u2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想了解“共同成长”社群、《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等,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收费社群”按钮,点击查看“收费社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