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普遍来看,人们最容易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以下是《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正式发布时可能会有删改调整……
谁都想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可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成功。自带光环的人永远是少数,常常因此自卑的人永远是绝大多数。
有没有窍门呢?肯定有的。Olivia Fox Cabane,写过一本《The Charisma Myth》,她是这样理解的:
魅力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习得、培养、发展的,因为魅力这东西来自于一个人的观念模式(Mindset)以及很多与之相关的非语言行为模式。
她的三条建议是:
Presence(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参与)
Power(给力)
Warmth(温暖)
她认为这三条都是观念驱使的,做到这三条的人,都是被认为有魅力的。想想,这也确实没错。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人的魅力,其实是其他人的感受。既然是其他人的感受,就基本上只能来自于其他人的观察,而不一定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因为很多内在品质其实是看不出区别的。
根据 William von Hippel 教授的研究,结论是,相对于智商以及其它性格特征来看,一个人得魅力更多来自于“他是否反应足够快”。人们能够感知别人反应的快慢;William von Hippel 教授的研究表明,这个外部可以感知的因素,是一个人是否被认为有魅力的决定性因素。
该研究发表在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
http://t.cn/RbRcwai
http://t.cn/RbRcAMS
最酷的是,这是一项开放研究,在 OSF(Open Science Framework)上你可以看得到所有的研究数据:
https://osf.io/cbjps/
反应快的人有更大的魅力。
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逗逼们确实相对更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抖机灵也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甚至仰慕。
不仅是“脑子反应快”,连身体反应快都是令人羡慕的魅力。读初中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男生,身体协调性好得惊人,踢足球也好,打篮球也罢,经常能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好生令人羡慕!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的地方是,几乎所有的“反应快”,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其实都是“练出来的”。
这世界永远处于动态,但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却常常以对待静态的方式去处理 —— 这是个很大的陷阱。这个陷阱使得绝大多数人总是误以为“天赋”确实存在。
就说我上面提到的那位初中同学吧,他叫虞洪武。初中时代,在身体机能方面,我就很羡慕他,当时也觉得那是一种天赋,“其他人永远比不了的天赋”。可是,今天的我已经彻底更换了操作系统,再想起这件事儿的时候,解释大抵上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有多维度的技能,生活会常常给人机会去发现自己某个维度的技能,而后不由自主地发展那个维度的技能 —— 尤其是那个技能可能带来奖赏的时候。在小时候,来自他人的羡慕,赞赏,能形成最大的动力 —— 于是,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做更多那个维度上的事情,使得那项技能越发地突出…… 最终,那个维度的技能比大多数人都好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认为那时一种他们不具备的天赋……
所以,我们误以为天赋存在,并且总是过分神话天赋的原因,其实来自于用静态的方式理解动态的世界。这个陷阱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使得人们总是忽视“练习”的必要甚至误以为那些曾经的大量练习完全不存在。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的段子手》系列,在我写的文章中,属于“特别不受欢迎的那类” —— 仅从打开率就可以看出来。我猜有几个原因:
我自己从来没有表现为一个优秀的段子手,所以感觉上我并不是那个最适合讲这个话题的人;(虽然我自己知道这个技能有多重要,同时也刻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很多人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这个技能;(感觉没用就直接不学,这是学习上最大的陷阱)
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幽默是一种天赋,于是,幽默是学不来的,那是学了也没用的,学了也比不过有天赋的人……
所谓的“天赋”其实是习得的,且是通过重复的练习逐步加强的。理解这一点格外重要。把某个时间点静止下来,人与人之间在某项技能上存在巨大差异,而这个差异,其实完全等同于练习量的多少。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起点上确实有差异,而那些差异怎么造成的?有些人会争辩:如果起点上有差异的话,那不还是天赋差异吗?起点上的差异,基本上是基因决定的,比如身高、长相、声音特质等等。但问题在于,虽然单点上来看,这基本上是运气问题,但总体上来看,运气却不重要,实际上是选择更重要。短期来看,我们无法控制运气,只能逆来顺受,我们是被动的;可在选择上,我们从来都是可以主动的 —— 虽然有些笨蛋哲学家不相信,他们认为人活在这世上是根本没有选择的。
每个人的技能,天生就有多个维度。天生个头矮,虽然不适合打篮球,可实际上,篮球不是唯一的选择啊?虽然是个大个子,打篮球有优势,可实际上却因为乐感很好所以去搞艺术也许比打篮球更好……
其实,发展潜力最大的维度对任何人来说永远都是一样的:思考。
关于思考上的反应快,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提到过一个例子:
我曾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急智而自卑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读了一本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自传才改变看法。我现在早已找不到那本书,也想不起主人公完整的名字,只隐约记得好像叫“什么什么年科”,姑且就称呼他为“年科同志”吧。
书中提到,“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国特工追杀,手中的左轮手枪已经没有子弹,只能靠奔跑摆脱厄运。在这个过程中,他冲下了一段长长的大理石台阶,跑着跑着,突然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动作——停步蹲了下来。在这段时间里,追赶他的那些特工因为高度和视角的关系,无法用枪射中他,同时,他因此赢得了宝贵的七八秒,得以从口袋里拿出子弹装进左轮手枪,打得追赶他的那些特工慌忙寻找掩体自保,从而最终成功逃脱。
在“年科同志”后来的回忆里说,当时他之所以能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是因为在他脑子里这个动作已经提前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而他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种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望过去,魅力其实不见得是天生之后永远不变的,即便有些因素暂时看起来无法超越 —— 比如,男人的帅与女人的漂亮 —— 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决定一个人的魅力,那些因素不仅同样重要,并且实际上是可控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世界是动态的,我们不能用静态的方式去理解它。
罗辑思维推出了个《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纪念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的基础上,把 2015 年 10 月份我写的若干篇关于“理财”的文章集成了进去;据说三周卖出 20,000+ 册…… 我听着也挺高兴的。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即转至购买页面。
以下是最近写过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届时可能有所调整……
关于朋友:《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朋友(2):概念与方法论》,《没朋友难以幸福、没战友无法成就》
关于惊喜:《惊喜的定义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关于分享:《如何做好一场分享?》(包括关于“创作”)
关于财务自由:《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
关于销售:《我的销售概念与方法论》
关于“讨论”与“争论”的区别:《为什么我放弃了争论?》
关于复利:《复利:我们的人生希望》
关于鄙视:《大多数情况下,鄙视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关于未来:《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活在未来(二)》
关于自学:《为什么一定要自学?》、《自学的另外一个根基》、《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关于践行:《什么是践行?》、《深入实践最重要的概念》,《反向塑造 —— 暗流涌动的势力》
关于吵架:《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以及《凭什么跟你吵架?我的好心情那么重要……》
关于调整模式:《我的跨界秘籍:苍蝇与蜜蜂的启示》
关于转换焦点:《以理服己》而不是以理服人,《如何研究新生事物?》,《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转换焦点》
关于七宗罪:《哪儿有什么原罪,明明大家都是可怜人》
关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关于榜样:《为什么我们可能不再需要特定的榜样?》
关于概念:《有些概念不能碰: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
关于脆弱:《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脆弱的》
关于知识:《更好的知识》
关于自信:《什么时候我才开始觉得自己真正自信了?》
关于类比:《类比影响思维:成功与突破更像破冰而不是登山》
关于升级:《要升级的不仅仅是操作系统……》
长按以上二维码,保存到相册,用支付宝识别,缴费 2777 元人民币后即可入群。2016 年 3 月 1 日之前,依然使用支付宝作“经费群”为报名通道。(尽量不要在群内闲聊……)
直接加入者,第一年的年费是 2777 元人民币,此后为 2555 元/年;由现有会员推荐入群的,入群后自报推荐人,核实后,会返还 222 积分至新会员账户,即,有推荐人的新会员的第一年年费相当于是 2555 元/年(积分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 APP 上线时统一处理)。
加入前,请慎重考虑,请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 因为入群之后,不再有退费机会。
我们计划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 APP。此日期有可能提前,也不排除延后,但最迟在 201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第一个正式版的上线。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两个内测版。开发团队已经进入封闭开发状态。
使用自己的 APP 之后,所有的报名群都将合并。现有的支付宝群,只做报名使用,任何重要通知,都会在公共帐号发布。
群内不鼓励闲聊;
不得发广告;
不得传播盗版书籍;
每天 18:00 - 21:00 期间可聊天;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闲聊,大家时间都有限,尽量不要打搅大伙;否则可能会被扣积分。
重要
已报名加入的朋友,请手动复制粘贴到浏览器这个地址查看《七年》读者须知持续更新贴(微信公共帐号文章推送过不能更新,所以,这里用了一个未推送的预览地址……),请务必认真阅读:
http://t.cn/R49x1u2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想了解“共同成长”社群、《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等,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收费社群”按钮,点击查看“收费社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