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关于中国文化,你想传承什么?

2017-11-08 张旎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经常自问的问题,写出这篇文章是想和更多的人一起思考。

这个月的讲座,我会讲关于文化自信养成的话题。这个话题对于一个在文革之后出生的人来说,非常有挑战,但是因为没有“文化”,所以我一直对“文化”这个话题心存好奇,在儿童博物馆教育中关注最多的也是世界各地对于儿童的文化教育。我也一直很想知道,作为特殊时代之后出生的一代父母,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都有怎样的思考和践行,而哪些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能认真读完我这些年关于文化的思考,请你通过留言的方式写下你的感想,在文章之中,会有一些问题,如果你感兴趣,也请在本文末尾留言回答。

或许,就在所有人的留言中,我们能够一起探索关于中国文化传承的脉络。

很多出国读过书的人可能都和我一样,曾经有过一种强烈的感受,到了国外生活,才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在国外,春节不放假,但谁也不想错过脏兮兮的中国城里的那点热闹,看春晚都能看好几遍,并且激动地掉眼泪。有一次,我在纽约拜访一个台湾朋友孩子所在的学校,学校举办了一场亚洲文化节的演出,很多华人孩子表演了一些中国的传统节目,我看着孩子们半生不熟地表演居然也能看哭。

很多去国外读书的人,不喜欢用英文名字,放弃了初高中时英语老师给起的各种俗套英文名字,宁可保留那个生下来就有的中国名字,把发音的困难留给外国友人去克服,为的就是维护那个“中国身份”

在国外生活,“身份”突然变得很重要,当你和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传统、没有特点、没有根,你都不知道自己要怎样在人群中与众不同地存在,你会拼命想表现出自己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文化传承,现学现卖做一道番茄炒蛋,也可以帮你从别人的赞美声中找到一丁点对于文化的自信。

在美国有一家博物馆,做过一个关于日本文化的展览,这个展览的一部分是观众共同参与完成的,观众可以在一张设计精美的纸上把一个句子补充完整,之后贴在墙上。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是:

“因为______,所以我是美籍日本人!”

观众写下的理由五花八门,这些理由不是官方需要弘扬的优秀品质,但这些理由足以让其他日本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比如有的观众会说因为小时候吃过一种叫Botan的米糖,有的会说因为自己总是想要手写“谢谢”两个字。通过展览,让人和人之间建立联系,产生认同,找到归属,这种文化教育润物细无声。

这个问题如果换做“因为______,所以我是中国人!” 你会怎么填空呢?

可能当我们身在中国的时候,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而当我们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的时候,我们需要怎样去填这个空才能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非常欢迎你来留言区做这道填空题。)

回国生活之后的人,关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身份的问题就自然想的少了,因为在四处都是中国人的地方,你不需要用因为……所以……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很多的中国人反而会选择用美式乡村装修、欧式家具、法式餐饮来凸显自己与世界的接轨。对于中国文化的“无知”和“渴望”会让我们产生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和行为。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挺让我困惑,当我们自己有意识地选择西方“发达”世界的生活方式时,却在拼命想着怎么让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回到了孩子们的书架上,很多学校也会让孩子们每天花时间认真诵读这些经典,书法课也会成为孩子的必修科目,但是,当孩子们不知其意、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事之时,你会发现,文化传承其实不等于文化灌输。

研究儿童博物馆,对我来说,收获不计其数,而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对于“文化”的思考,在儿童博物馆里,重中之重的项目就是关于“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所有的儿童博物馆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展览做着同一种教育—让孩子们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文化。这些展览没有说教,没有背诵,只有体验与思考,很多思考与其说是给孩子,不如说是给家长,因为,文化的传承其实不是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而更多是在家庭每日言行中。

家长有意识无意识选择的生活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采用的交流方式都是在潜移默化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会胜过不走心的无数遍经典诵读,会被孩子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传承。

儿童博物馆做的一个重要的事情是让对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变得有意识,通过展览的方式让家长理解文化的内涵,去反思自己的每日言行,而孩子在儿童博物馆里有机会在一个全浸入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知文化。看过儿童博物馆中大量关于文化的展览,我觉得最具冲击力的部分就是顺着这些展览所提出的问题来反思自己所传承的文化。

文化是个很柔软的概念,每个人触碰她的时候,都会给出不同的注解,而关键是你自己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之后要知道:

关于中国文化,你传承了什么?想传承什么? (这个问题同样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思考)

如果这个问题你没有想过,或者还没有想明白,让孩子从2000年前的先贤那里去直接继承什么文化其实很艰难。

本年度的倒数第二场讲座,《文化自信的养成方法》,11月23日晚上9:30开讲,我想把我看过的儿童博物馆中关于文化类的展览项目分享给你,把更多我看这些项目时思考的问题分享给你,在这个思考之后,或许你能够理解文化自信是怎么养成的,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之后出生的父母,想要让孩子传承中国文化应该做些什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此系列讲座。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父母训
父母训
了解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