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十分钟读完《学会提问》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本文是《十分钟》栏目的第 6 篇,由董青同学推荐。
以下是《十分钟》栏目的投稿要求:
1. 首先要确定这本书是不是足够好的书:
非虚构类
译本
作者有一定影响力
能在美国亚马逊上买到 Kindle 版的书
多次再版的书可能更好
2. 在缩写图书内容的时候,不应该掺杂个人的看法 —— 个人的读后感,可以放在最后,单独写个 200-300 字的推荐语。
3. 选书非常重要。图书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 都应完善。文章前面要有作者简介,要有图书购买链接,要有推荐语。
投稿表单:
http://form.mikecrm.com/FVDXVk
或,长按别以下二维码转至该表单……
书名:《学会提问》
作者: 尼尔 • 布朗 / 斯图尔特 • 基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0659-4
出版时间:2013 年 12 月
购买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428922/
作者简介:
尼尔 • 布朗(Neil Browne),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一九八九年,荣获教育促进支持协调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同年也获“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荣衔。曾获颁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教学奖。
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M. Keele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推荐语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这本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标——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坚持练习这些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可以巩固我们的不断增长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世界万物运行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些方式,教会我们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此书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什么专业人士。适用范围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实践之中。本书反复强调的关键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推理分析能力,不论其受过的教育有多少。你在书中的收获,相信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
一、学会提出好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 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
恰如其分地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两种思维方式:
-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理解。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
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它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决定花大把光阴取客观评估一个问题之前,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关我什么事?”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习过程变得越简单越好。但是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首先得依赖于大量的练习。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对一个思想或观点说不 ,知道为什么他的回答恰如其分,这样做让他觉得无比满足。
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自主性、好奇心、谦恭有礼、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
请牢记一点,我们思考时都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寻求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更明智、更进步的做法是一旦思考,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让我们的思想更加精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不时锻炼自己,耐心倾听那些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的论证。
请记住: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绝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基础。
二、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学会区别描述性结论和规定性结论:描述性结论是指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譬如:
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
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而规定性结论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譬如:
公立学校里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
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
问问论题是什么。首先看文章标题。其次,看看文章开头第一段。
-
寻找指示词。譬如,因此,由此得出、显示出、证明等等。
-
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尤其是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
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以下这些都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和证明。
-
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问一问“所以呢?”
三、理由是什么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看法,尤其当这些看法存在争议没有定论时更是这样。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由于、因为这个原因、鉴于、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请记住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
四、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只有理解了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无论是直接的还是含蓄的意思),你才能对一个论证进行评价。想一想像“自由”“淫秽”“公平”等这昂一些词的多重含义,在我们认真考虑一个人的论证到底有多大价值之前,那个人首先有责任澄清任何可能存在的歧义。如果你没有要求作者将这些意思不明确的词语解释清楚就贸然接受了他的论证,那你根本就不理解你同意或接受的到底是什么。
例如广告词里常常充满了意思模棱两可的词语。下面的广告词样本里都有意使用了一些意思不明确的词语。看看你能否找出黑体词其他可以解释得通的含义。
疼痛消是 超强 止痛药。
这本书千呼万唤始出版,它将告诉你如何找到 好男人 毛病让他对你不离不弃。
在每个例子中,广告商都希望你把最具吸引力的意思安到这个意思不明确的词语上。批判性思维有时候能为你保驾护航,让你不贸然做出事后后悔的购物决定。
总之,谁想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如果他不能提供一幅清晰的说理论证的画面,那他就没有权利强迫你相信他。
五、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一个论证表面可见的部分常常最有可能穿上华丽的外衣因为展示这个论证的人总希望说服你,让你全全心全意地接受这个论证。就像魔术师暗地里搞地那些把戏,在论证中有时也会隐藏着这样的把戏,我们把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
有关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要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假设,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注意他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然后判断哪些价值取向会导致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可取,而那些其他的理由本可以从论题的另一方面来进行论证。一旦我们发现了一个价值观假设,我们有权质疑为什么他会做出这个价值观假设,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研究其推理过程,然后形成我们的评价。
有关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而你应该记得,规定性的或者说价值观假设是关于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些想法。
找到重要的假设是个艰巨的任务,这里提供了几条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
坚持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的鸿沟;
-
寻找没有明说出来的支撑其理由的那些想法;
-
将自己置于作者或者演说者的立场;
-
将自己置于反对的立场;
-
认识到可能存在其他方法来获知理由中提到的好处;
避免表述不完全成立的理由来当作假设。
六、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首先记住: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判定结构的可靠接受程度或者价值大小。为了思考其质量高低,我们要学会辨识那些被称为谬误的推理过程中的“诡计花招”,防止自己不知不觉中上了别人的当。
寻找谬误的步骤:
-
找出结论和理由。
-
记住结论并思考你认为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的理由相比较。
-
如果结论支撑某个行为,那就判断理由是否表明了某个特殊/具体的优点或不足,如果没有,就要当心。
-
问一下自己:“如果理由成立,一个人要相信什么才能从逻辑上支撑这个结论,他还得相信什么才能让理由成立?”从而找出任何可能存在的假设。
-
问一下自己:“这些假设有没有道理?”如果是明显错误的假设,那你就找出了推理中的一个谬误,这个推理也就可以放到一边不管了。
看看有没有一些强烈诉诸你的感情的词组可能干扰或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有考虑到相关理由。
常见的几种谬误:
-
人身攻击: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出的理由。
-
滑坡谬误: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
妄求完美解决方案:错误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
偷换概念:在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
诉诸公众:试图通过偏爱多数人一致赞成的观点使某个观点合理化,错误地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
诉诸权威:指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但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
诉诸感情:指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
稻草人:指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
虚假的两难选择:指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 X 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那么 X 就是真实的或错误的。
七、证据的效力如何
为了客观评价推理过程,我们要记住,有些事实断言比其他事实断言显得更加可靠。例如,认为“大部分美国参议员都是男性”这个断言是真的,也许你觉得有很有把握,但是要说“练习瑜伽降低了罹患癌症的风险”这个断言也是真的,就不太有把握了。其实我们想问的是:
我们可以依靠这样的看法吗?
一个断言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可以信赖它的程度就越高,我们也就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我们遇到的事实断言有:
-
描述性结论;
-
用来证实描述性或规定性结论的理由;
描述性假设。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我们最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
-
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如“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
-
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当这个断言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的其他证据来证实。这里我们要关心的是第三种情况,问题是这个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证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证据的类型。证据的主要类型: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面对这些,我们要记住的是,每一个证据都有存在的问题,依赖这类证据时一定要格外小心。例如在判断当事人证词需注意:
-
选择性;
-
个人的兴趣;
-
省略信息;
人为因素。
八、有没有替代原因
要想弄清楚一件事,就必须弄清楚引起这件事的原因。所谓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发现替代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所遇到的有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回应,遇到这类结论的情形主要有三种:
-
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
-
以往或正在发生的世界大事;
科学研究的结果。譬如,朋友 24 小时没有回你的短信,你以为他是在生气,不理你,替代原因可能是他正忙或者手机没带在身上。
记住:
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起时间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你就得竭尽所能地评估各种不同的解释中每种解释怎样契合当前的证据,要竭力对你自己的偏见保持敏感和警惕。
九、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最近一个新闻标题:
40% 的大学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该不该过分担心呢?你又怎么知道自己可以相信这样的统计数据呢?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但它经常会撒谎!要找出欺骗性的数据,第一个策略就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信息的。
也就是说,在对这些数据作出反应之前,我们要先问一声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 15 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