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老万:聊聊我的时间记录方法和学习方法实践

2016-10-09 老万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下是《共同成长社区》第 49 次分享,分享者是老万。

老万

目前在南京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主要负责数据分析产品和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个人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营销比较有兴趣。

《共同成长社区》的分享,并不是 “私密” 的,我们不在乎分享内容是否流出去,事实上,我们会主动拿出绝大多数的内容分享至社区之外 —— 因为所有的分享,最终传播得越广越有价值。

若要进一步了解《共同成长社区》,请在后台点击 “收费社群” 的子按钮 “共同成长” ……  

请注意:共同成长社区已停止接受直接加入,请参阅这篇文章


其实,准备在笑来老师的共同成长群做这次分享的这个想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想好从哪个角度去切入。之前的想法是把自己积累的一些知识与大家一起分享。

选了好几个话题,但是每次准备的差不多之后呢,又有了一些犹豫。考虑到笑来老师共同成长群里面的各位朋友,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每个人想要听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果钻到某个具体领域的技术和业务细节里面,有可能并不是大家所希望听到的。

后来呢,我换了个思路。共同成长群里面的东烽老师、华伟老师、Scalers,以及阿禅,在这一年里,可以说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影响。我自己在他们的影响下,额外地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那么,今天,我就以自己现身说法,尝试着总结输出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并不能说有很强的逻辑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和思考。

我今天分享的第一个主题是:

像柳比歇夫一样记录时间开销,给我带来的变化

记得应该是 15 年年中的时候,我系统地读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一些书籍,其中印象比较深刻,对我启发比较大的包括,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和刘未鹏的《暗时间》。另外,我对于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感觉非常的新奇,并对他一生超高的时间利用率和取得的成就表示羡慕。

PS:柳比歇夫的事迹,群里大部人应该都知道这里面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那当时我就在想,我应该还算一个做事情比较有持久性的人,要不我也试试看;说不定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我呢。可以说,我们现在人的条件,比柳比歇夫他老人家要好的多。我们有比较成熟的各种软件,可以用来方便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所以我就开始上路了。

从 2015 年的 9 月 18 日开始,一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手机上一直在运行着一个时间记录软件:

ATimeLogger2

他就像一个朋友一样,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时时刻刻的提醒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做的是不是太慢了,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亲身体验,我总结了几点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提高了对时间的精准感知

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我发现,我好像能够感觉到时间在流逝的速度,以及自己跟随它奔跑的感觉和节奏。

我举几个小例子:

  • 1 分钟有多长?

收拾好你的笔记本电脑、放入书包、OA 系统上打卡签退、做电梯下楼和清洁阿姨打个招呼、走出公司大门。对,一分钟对我来说这么长。

  • 5 分钟有多长?

经过统计,我上厕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平均 3-4 分钟搞定。

  • 15 分钟有多长?

一般早上的洗漱时间都在 10 到 20 分钟之间。如果少于 15 分钟,说明今天肯定洗的马马虎虎;如果多于 15 分钟,则说明今天洗得比较仔细。

  • 30 分钟有多长?

工作日中午吃饭,一般在 30 分钟左右。而且包括上下电梯、排队打饭。

  • 一般朋友聚餐时间有多长?

纯吃饭加上聊天,一般不会超过 2 个小时。

记得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后,刚刚拿起碗筷准备吃饭;我感觉了一下当时的时间,大概今天有点迟,应该在 19:15 的样子。然后,实际看了下表,偏差不到 5 分钟。刚开始我真的感觉很神奇,不过慢慢的我就已经习惯了。

睡眠真的很重要

大多数人,一辈子花费了最多的时间在干嘛? 答案是睡觉!

一般人的睡眠时间在 6-8 个小时之间,这大概占据了我们一天 24 小时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有效的把坐地铁、走路、聊天、洗漱、吃饭等等这些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的话。那么无论是你的学习、还是工作的时间,都不可能超过睡眠时间。

通过记录,我发现我就是大多数人中的一分子。所以,好好睡觉、高质量的睡眠真的很重要。否则,真的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如果睡眠质量不高,那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肯定就会降低,打瞌睡的时间甚至会进一步增加你的实际睡眠时间;想一想还是挺可怕的!

心流体验

当一个人保持专注的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失去对时间、空间等外部环境的有效感知。这个时候,其实是,自己在和自己的思想和大脑在对话。其实我们每个人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

当我们在参加重要工作面试的时候,那最关键的几分钟;

又比如:

在等待生病的亲人从手术室推出来的那几分钟;

还比如:

在鼓起勇气向心爱的姑娘表白后苦苦等待的几分钟。

以上这些忘我的状态,其实都是在强调你的专注力和对时间的感知力;而这两点我觉得都可以通过时间记录这种方式来刻意的练习和提高。

换句话说,如果你对时间的感知力非常强的话,能够在外界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比较顺利进入心流体验;而且能够感知到时间的流逝长度。想想,这算不是算一种特殊能力呢?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在美剧绿箭侠里,主人公拥有的超于常人的某些特殊的本领,不就是在恶劣环境中,被迫刻意练习而获得的么?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能够保持专注,能够做好每个当下应该做好的事情,每做一件事情都能迅速的进入心流状态,那么我们的时间利用率将会非常高!

  • 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勇猛精进,忘我投入;

  • 在休息的时候摒弃一切杂念,进入禅修模式;

  • 在生活中懂得自我放松,悠闲自得,幽默风趣。

我想,这三点就是我时间记录和自我管理,想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吧!

时间总会有的:每天只计划 4-5 小时真正的工作。

当你在工作状态时,就多干点儿;不然就好好休息。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也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 12 个小时,这都很正常的。关键是,要尽量让自己在工作状态的时候,能够迅速进入心流模式。工作时间长不等于效率高。

关于工作时间的投入,让我想讲一个曾经看过的小故事。具体在什么地方看过的我不记得了。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优秀的人和一个普通的人,在接到同样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后,所展现出来的不同表现。

优秀的人,先出去溜溜狗,喝点咖啡,散散步,让自己尽可能的先放松下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然后一鼓作气高质量完成工作。

而普通的人,在接到任务后,就愁眉苦脸。心想这任务估计就是不吃不喝也不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所以,在重大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压力下,他就匆匆忙忙的开始了工作;碰到问题和困难后总是在挣扎自己是不是方向弄错了;不停的在继续还是放弃之间徘徊、做思想斗争。这样,即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效率,最终任务无法完成。

记录时间的一些经验

这里面我分享一下个人的实践经验,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供大家参考。

我对时间记录的分类,进行过两次迭代。目前大的分类主要包括睡眠、工作、个人、家庭、交通、交际。

这几个是消耗时间较多的类别。还有一些每天都会进行的,包括吃饭、洗漱、上网、微信阅读等等,另外我会单独建立一个“杂项”分类,用于记录那些没有实际内容输出的“暗时间”。

这些大类别下面,也会做进一步的细分。比如工作类别又分为本职工作、同事(上级/下级)交流、额外工作、私人工作等。

个人类别又分为时间梳理(每日)、跑步、学习、英语朗读(由于最近在持续做,所以会单独分类)、写作、阅读、每日总结、思考、跑步、散步等等10几个具体可执行类。

交通,我也会进行细分,比如地铁、步行、汽车、飞机、火车等等

所有这些记录,一段时间过后,回头去看的时候会发现很有趣。比如每种交通工具的背后其实都代表着你当时的一种状态。比如出差、上班、旅游、锻炼等等。

交际大类的细分,大概是朋友熟人、同学、互联网和其他。另外,家庭我也会进行进一步的拆解,包括家务、陪伴家人、家人交流等等。

其实所有的这些事情一天记录下来,我的感觉就是:

你每天都是在做一个大番茄钟。你的时间管理和感知意识,会帮助你解决一些我以前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拖延、做事情的投入度不高等等

对于时间记录的问题,刚开始进行时间记录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常忘记记录。每天晚上再回顾的时候也不是那么清晰了,只能大概记录。但是随着自己的习惯养成和对时间感知能力的提升,我现在基本上是养成比较自然、和谐的记录状态。即使哪天事情特别多,中间没有记录,晚上每日回顾和总结的时候也能清晰的回顾起来。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时间的记录也不要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做时间记录这个事情就是为了养成自己的好习惯。没必要做到绝对精确,我一般会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的单位精度。尤其是在,时间感知有一定提升之后。

我今天分享的第二个主题是:

如何从英语口语朗读训练,发掘学习的方法

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通过共同成长群里面尹航的一次分享,无意间发现了 Scalers 的共同成长社群。它是一个以英语学习为核心搭建起来的学习成长类的社群;我从 2 月 14 号加入,一直到今天,每天都会去做一件事情,就是英语朗读练习。200 多天没有间断过。

先说说英语口语朗读训练,每天做的具体内容:

每天大家会拿到同样一段阅读材料,一般是新概念按照 2、3、4 的顺序轮流来进行,每天读一课。每天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反地听当天这段新概念材料的原音,然后自己反复的模仿、跟读和练习,最终发一个自己朗读语音的最终版本,到练习群里面。最后呢,大家再做一些互相的点评和挑错。

那么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的学习和训练方法。

第一步:了解全局、快速入门

当学习一项新的事物或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首先,需要快速的、提纲挈领的、了解到这个行业或者这项技术的全貌。从而,能够知道什么算是好,什么算是最好;哪些人做的好,他们做的好的原因是什么?要达到好的标准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哪些人做的差?他们为什么这么差?具体的提高的方法是什么?

对照英语口语学习来说,我对英语口语的评判标准做了梳理,在朗读群里面有几个人读得是非常棒的。而说他们读得好,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朗读的音准(指的是基础音标发音准确);语音和语调准确(相比较原音而言);连读、弱读、轻重音、断句等。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音准,如果一个单词连最基础的音标都读不对,那就谈不上好了。

那什么算是最好呢?

很简单,就是以新概念的原音为标准,原音就是最好的。所有的一切都以无限逼近于原音为最终目标。另外,在我们的训练计划中,英语口语的练习分两大体系,有美音和英音的区别。

第二步:收窄并明确学习范围

当通过第一步快速了解了全局之后,就会有的放矢的,投入自己的资源,去重点攻坚那些自己感兴趣又比较迫切获得的知识,比如选择一个分支进行学习。因为要学的东西很多,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与要学的整个领域知识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比如,在新概念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接下来我就明确了一个学习范围 —— 先练习美音。

第三步:定义范围内达成的目标

在明确了学习美音这个学习范围之后,必须要确定一个阶段性学习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当然也就不能验收自己的学习效果。没有目标,也不能形成有效的正反馈;不管对于自己持续去做,还是提高的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明确的目标就是:

保证每天每篇文章里面的每一个单词的音标发音都是正确的美音发音。

而具体练习,就是重点把基础音标练好,包括元音(单元音、双元音)、辅音(清辅音、浊辅音)、摩擦音、爆破音等等这些基本概念。

第四步:寻找范围内的学习资源

在明确了这个目标之后,首先,必须要通过一切的途径去找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没有这些资源,能力就无法提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如,我找来了:美音音标发音相关的视频、音频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找过李阳疯狂英语的疯狂发音、找过 Paul  Gruber 的一整套发音视频、奶爸英语的一些学习教程、新概念的原音视频和音频以及通过搜索引擎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等等。

同时,为了每个单词的音标能够在英音和美音上面做清晰的区分,我找来了几个英语词典做参考和对比。包括欧路词典、有道词典、牛津词典以及网上的几个英语音标标注网站等等。

第五步:创建有效学习路径

再明确了学习阶段性目标,也找到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资源之后。接下来就是要不断的试错,去找到具体的实现目标的学习路径了。

比如,我每天具体的做法就是先把需要阅读课文的所有单词的音标,全部标一遍。然后,自己先尝试着去朗读几遍,把单词读准、读熟练。当熟悉的差不多之后,就去反复的听原音、跟读,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意群之间的停顿、单词之间的连读、每句话的语音与语调,以及哪些单词重点强调需要重读、哪些单词需要轻度和略读等等,然后用笔去把这些都标注起来;接下来一句一句的读、一段一段的练、发现卡点和难点后重点去练习,直到练习达到自己要求的水准为止。

第六步:根据路径筛选学习资源

比如,在标注音标的这个过程需要去查各种词典。当词典间存在冲突的时候,需要对照新概念的原音去确认。比如:

Private 的 a 的发音,有的时候发 [ i ] 有的时候发 [ ə ] 音。

当用的多了,就会发现哪些资源是比较靠谱的,那些相对不那么靠谱。比如欧路就比有道要靠谱些;当都不确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以牛津词典为准。

当在根据音标去做发音练习时,如果发音的方法不确定,或者有不会发的单词的时候再去找 Paul 叔的那些视频来看、对比研究和确认。李阳的疯狂发音训练也可以提供一些比较到位的小技巧,毕竟他是中国人,能够体会到中国人学英语的一些小毛病。

第七步:最小步长尝试和迭代

我们明确了以美音为学习目标后,会发现,要想达到新概念原音的水平;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要练习的内容很多。包括音准、音调、连读、弱读、轻重音、断句、意群之间的节奏等。

一下要提高这么多东西,如果同时进行可能会贪多嚼不烂。所以最开始的几天,需要先重点把最核心的音准给搞定。这就好比盖房子,这个音准的训练是地基,只有先把地基打好,然后才能去盖一层楼、二层楼、更多层楼、最后盖屋顶。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一定要从最核心、最重要的起点开始走,尽量少挂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快速输出。

第八步: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有些东西我们以为自己已经会了,或者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很好了。但是真正实践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很弱。有些人觉得自己英语四六级轻轻松松就考过了,而且分数很高。对于他们来讲,就会认为,朗读新概念 2 的文章,是一件没有挑战性的事情。但是如果真正的实际去做了,有几个高手能够做到,模仿原音发音的相似度达到 95% 以上的程度呢?只有在自己实际做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才能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去学习。

真正的高手都是谦虚的,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行业保持敬畏之心的。因为它们在实践中做的越多,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还有好多不懂,还要不断的去学习。

只实践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这样就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虽然做的很辛苦,但是不会有提高。这就好比,如果大脑是个操作系统的话,他需要通过运行各种程序、碰到过各种病毒、木马程序之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打操作系统补丁,最终升级自己的系统才能更好的运行下去。

英语朗读练习也是一样。比如说,如果我音准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那这个时候,我就回头去翻阅更多的资料,去学习如何提高连读、语调等等。保持自己能够继续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上。进一步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也就是为了更稳定、更快速地提高。

第九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你会输出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会接受外界的点评和反馈。然后,你根据这些东西去进一步学习,去梳理、思考和总结。进而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外界的建议去查更多的资料、找更多的资源、并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路径。使其输入的内容更加稳定、质量更高。

比如,我在新概念的朗读过程中,每天最终输出的是同一段课文内容下自己的录音。当其他人听到你的录音,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对照原音进行点评,点评包括:音准问题、语调问题、吞音问题、意群断句问题等等。有些人真的可以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做到和原音基本上就是一致的。(当然,除了音色)

这里面,需要强调的一点,第八步和第九步的区别:

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是在实践中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不断自我提升,主动适应环境,尝试着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水平。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是在实践中自己和外界的对话;通过外界的问题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补救,重点问题重点突击。

第十步:从学习资源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在确认了别人指出的问题,确实真实存在之后。这个时候就要回到第四步,去从学习资源中寻找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优化你的学习路径、优化你学习资源,增加你对学习资源筛选的能力。

同样拿练习口语来举例。比如:每个人根据别人指出的自己的盲点和问题,去查音标、去听原音、甚至去查课文的背景知识等等。又比如:当别人指出你单词间连读有问题的时候,你自己在对比了自己的朗读和原音的区别之后,的确发现自己存在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你可以去找 Paul 叔的美音发音视频里面关于连读的章节,看看自己是不是理解的不够透彻。同时,通过 Google 再去网上找一些关于连读的一些基本知识或者单独找一些专业的书籍来看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十一步:重复 2-10 步,持续刻意练习

通过以上十步骤的学习方法,如果严格的执行的话,对于一个有基本学习能力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切入大多数自己想学习的知识领域。能过获取相关基本的知识,能够把一件新生事物学会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学会和学好以及做到非常好,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而如果想要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持续大量的练习,不停的重复上面的步骤。

我从 3 月初开始到现在,从最开始每天练习 2-3 个小时,到现在每天练习半个小时左右。最大的成绩可能不是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而是能够坚持每天都做。学习方法不对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即使方法对了,不做还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

其实,就是卖油翁的那句话么:

无他,唯手熟尔!

第十二步:教会别人,用自己的语言

这最后一步,就是要把这些所有的知识全部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并教会其他人怎么去学、怎么去做。只有这样,才能懂得更深入、懂得更彻底。

教是最好的学,这也是我今天在这儿跟大家做分享的一部分原因。虽然我经过 200 天的持续练习,英语口语跟自己之前相比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是如果不是把这些收获心得和这么多天的实践的一些体会梳理出来,加以总结,并分享给大家。那么我可能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能够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谢谢大家!

另外,我对互联网金融和网络营销这两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虽然从自己从事的工作来看,是个局外人。但是自己有时间会去读一些这方面的一些书籍、做一些实际的练习和测试。也希望共同成长群里面,如果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可以跟我交流,再次感谢!

欢迎大家跟我联系和交流:

公众号:老万(laowanweixin)

微信:老万(songwanjunweixin)

邮箱:songwanjun@gmail.com




微信:xiaolai3001
微博:@李笑来
微信只发朋友圈不聊天哈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