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尹航:『049』我的“语言学习”笔记(3)

2016-03-21 尹航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以下是《共同成长社区》第 27 次分享,分享者是尹航,他的微信公共账号是尹先生的笔记”。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他的微信公共账号:



《共同成长社区》的分享,并不是“私密”的,我们不在乎分享内容是否流出去,事实上,我们会主动拿出绝大多数的内容分享至社区之外 —— 因为所有的分享,最终传播得越广越有价值。




大家好,这是我在《共同成长》中的第三次分享。


前两次的分享中分别介绍了我个人的语言学习经历,以及我对于初学者语音学习的看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的链接查看。


1.我的“语言学习”笔记(1)( http://t.cn/RGgscCv )

2.我的“语言学习”笔记(2)( http://t.cn/RGgsfhg )


我们与这个世界,是通过语言搭接起来的。这里所说的语言,是一种广义上的语言,即任何可以搭载信息的载体。所以在我眼里其实数学,音乐都是一种语言,只不过他们帮我们理解的是世界的另一个维度而已。以下的讨论虽然主要还是中文,英文等日常的语言,但是想说的道理并不局限于此。


我们通过语言理解周围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通过语言来反向塑造我们我时常能够感觉到,由于语言的贫乏,我没有办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反过来我也觉得自己认知的世界,其实一直是残缺不完整的。


虽然我们不可能完整地理解这个世界,但是每多学会一门语言,都增加了你了解世界的维度。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我们是如何通过语言和这个世界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一,语音语调


先说说我个人的例子吧!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算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但是生活中,你很难通过口音判断我是哪里人。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我在与别人对话的时候,会不自主地模仿对方的语音语调。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开始用同样的语音语调和对方对话了。


除了对话对象会影响我以外,不同场景下我的口音也会变。比如,如果我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寻求与陌生人的帮助的时候,我会倾向于说东北话。一边说一边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这么东北人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都是我长期以来不自主形成的行为策略。针对不同人,不同场景改变语音语调,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我个人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使用不同语音语调时的心态变化。好像说什么话就自带那个地区人民的技能一样用东北话说段子的时候会更加自信,用上海普通话和人据理力争的时候更有底气等等。


每个地区的语音语调,都伴随着某种刻板印象,这一点虽然不合理,但是不可避免。假如你用东北话播新闻,我总会怀疑这则新闻的可信性,虽然我知道这两件事儿不相关。


这里多补充一句。很多人觉得东北话很好学,加点语调,不区分一些平卷舌就好。但实际上,东三省的东北话都不同,越往南调越高,也就是越来越接近天津,北京地区的发音了。所以可以看成一个谱系。


如果说数学这门语言也有语音语调,那可能就是不同分支了。如果你会线性代数,那和别人讨论多维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比较在行。如果你学过概率统计,那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多出一个参考标准。


二,措辞


很多时候,同样的意思仅仅是因为措辞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时候甚至是相反的效果。笑来老师曾经在文章中举过例子:


  • 关于理财,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需要存钱,将来用来应急”

  • 相反应该告诉自己:“我得存钱,我才不想跟那些笨蛋一样呢……”

  • 原因是“应急”这个词会引发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心理抵触,而变得聪明是人人向往的一件事。


其实有的时候这还算好的,起码你有机会正确表达。但是有的时候,你可能没有办法表达,因为你的语言库里压根就没有这个词儿,也就是没有这个概念。


据我所知,很多欧美人士的语言库里是没有“撒娇”这个概念的。我曾经试图用实际行动来向他们解释什么叫撒娇,得到的回答是“你这是在乞求”。不了解撒娇,我就更不期待他们理解韩文里“偶吧”这个词儿了。因为这个词的含义其实已经超出了字面义,一句“偶吧”胜过千言万语。


我曾经看到过一部希腊电影《狗牙》




它讲的是一个奇特的封闭家庭,父母用高墙把房子给围了起来。他们反复告诉三个已近成年的孩子,高墙外面的世界凶险残暴,只有高墙里才安全幸福。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语言进行了改造。


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当你累了,你可以说,我要坐在大海上休息。高速公路是一阵强烈的风。远足旅行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


思想的限制造就语言的饥荒,而语言的饥荒反过来又恶化思想的贫困。


有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受到了如此多的限制,说实在并不怎么开心。站在这个角度,我其实是理解那些时不常蹦出几句英文的朋友的。除了装逼以外,确实有些词汇用某种语言表达的更准确。


所以有的时候说“你的词汇量决定了你的世界”并不是一种莫须有的说法。如果你能掌握更多语种的更多词汇,你理解的世界将更加完整。


三,语种


之前说的语音语调是同种语言的内部差异,现在聊聊不同语言的差异。


这里涉及的大部分都是我个人的感受,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我是不会说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的,请大家务必放心。


我个人觉得每种语言适合的做的事情不同。


如果你要解释说明一些问题,我觉得英语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德语也不错。因为从句的这种概念,使得此类语言更具有层次。而德语中加入了“性”、“格”等概念,使每个词充当的句子成分一目了然。


如果你想言简意赅地表达,那中文应该是首选。可能因为是象形文字,所以信息量本来就大,加上中文出现的时候还没有纸张,那点龟壳和竹简逼得中文也没办法长。这一点倒是和英文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很喜欢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不过很多时候,都感觉他叙事有点拖沓,经常用一整本书来解释一个中国的四字成语。比如《决断两秒间》说的是熟能生巧;《逆转》说的是扬长避短。当然里面的例子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确实就是这么点道理。


如果你要谈情说爱,我觉得韩语可能比较合适。看看歌词儿就知道,同样一句话用中文说没什么感觉,用韩文说就成歌词儿了。其实是写歌词的起点比较低,加上声音比较柔和,所以同样的意思听起来感觉会好一些。


再次强调,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不过倒是有一个非常“硬”的例子,可以说明语种带来的巨大差异。马尔科姆的《异类》中举了一个很有意思,并且值得深思的例子:


1997年大韩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撞到了尼米兹山脉。舱内254人,228人遇难身亡。这次事故被称为关岛事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1988年到1998年,大韩航空公司的飞机损失率为美国运输联合航空公司的17倍。平均百万次损失4.79架飞机。这对于大韩航空公司在国际上的声誉影响巨大。


最终大韩航空公司邀请了德尔塔航空公司的戴维.格瑞博来管理运营。他来了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将飞机工作人员的沟通用语全部改为英文沟通,而且是强制的。


如果我们不了解大韩航空公司空难的真正原因,会认为戴维.格瑞博做的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要简单介绍一下韩语的沟通文化。


在韩语中,根据讲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尊敬阶、对等阶、对下阶、基本阶和非格式阶。即谈话的用词能够显示地位和身份的差别。而这种差异也使得当紧急事故发生的时候,下级也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为这有可能显得很无礼。


比如当时副驾委婉地提醒机长"是不是下雨了?"


其实我们知道他的真实意思是:


机长,你要求执行目测登陆,又没有备选方案,并且外面的天气如此糟糕,你认为我们能够穿越云层看到跑道吗?如果我们失败了呢?况且外面漆黑又下着大雨,跑道灯(指机场里面为飞机着陆的设备)又关掉了!


而通过黑匣子的回放,我们得知,这种礼貌而又隐晦的上下级的对话,充斥了整个事发过程。


所以大韩航空的问题在于,语言文化带来的角色限制,以及相应的沟通问题。他们需要一个机制来脱离原来的社会角色。而英文恰好是简单明了,意思明确,不需要考虑上下级称呼的一种语言(相对而言)


使用英文,飞行工程师和副驾作为下级,他们可以不必再去考虑使用哪一种语体更适合表达对机长的敬意,不用考虑尊敬阶,对等阶,对下阶,基本阶还是非格式语体。


现在,大韩航空已成为具备良好声誉的空中联盟中的一员,自从1999后,再也没发生任何事故。2006年,为表彰大韩航空公司所取得的进步,全球航空权威刊物《航空世界》向他们颁发了"凤凰奖章"。


看吧,我说韩语还是用来谈情说爱比较好,有正事儿,咱还是说英文吧!我个人作为朝鲜族,在这方面的感触就很深。我到现在,都很难对比我大一岁以上的人,做到直呼其名,最多最多就是叫个外号。如果是叫名字一定会加上XX哥,XX姐,XX前辈等字眼,不然叫不出。这已经完全成为一种生理排斥了。


我们可以看到,当你选择不同语种时,你其实选择了一种文化,一种语境。他们都会影响你的思维和行为,而上面大韩航空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异类》中的原文,我这里只是做了些摘录。


很早以前看朋友玩过一款游戏《三位一体》。玩家可以根据情况,不断转换身份(武士,法师,盗贼),利用各种角色的特殊技能过关斩将。




我时常感觉,生活其实和游戏蛮像的,每多会一种语言,就如同可以多选一个角色,而在这个语言中打磨各种技能,就相当于可以选择不同武器装备。你为了能够更好地通关,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可选人物和装备。


语言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只要是工具就有不足,如果你只会一种语言,你理解的世界很可能不够完整。


多去学点“语言”吧,不论是英语韩语还是数学音乐,哪怕你“说”的不好。能知道还存在另一个世界本身,就是值得兴奋的一件事儿。



说明:写这篇文章参考了一些文章,特此感谢并罗列在此


  • 《语言的贫困》by刘瑜

  • 《中文小说:体会时间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动》by冯唐

  • 《理财越早开始越好,那如何开始呢? 》by李笑来

  • 《异类》by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广告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电子版(初版)已经可以在线阅读:


http://b.xinshengdaxue.com


亦有 epub、mobi、pdf 版本下载。但请注意,本书随时可能更新。《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究竟是什么?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长按以上二维码,保存到相册,用支付宝识别,缴费 2777 元人民币后即可入群。目前,依然使用支付宝作“经费群”为报名通道。(尽量不要在群内闲聊……)


直接加入者,第一年的年费是 2777 元人民币,此后为 2555 元/年;由现有会员推荐入群的,入群后自报推荐人,核实后,会返还 222 积分至新会员账户,即,有推荐人的新会员的第一年年费相当于是 2555 元/年(积分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 APP 上线时统一处理)。


加入前,请慎重考虑,请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 因为入群之后,不再有退费机会。


我们计划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 APP。此日期有可能提前,也不排除延后,但最迟在 201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第一个正式版的上线。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两个内测版。开发团队已经进入封闭开发状态。


使用自己的 APP 之后,所有的报名群都将合并。现有的支付宝群,只做报名使用,任何重要通知,都会在公共帐号发布。


  • 群内不鼓励闲聊;

  • 不得发广告;

  • 不得传播盗版书籍;

  • 允许讨论,不允许争论

  • 每天 18:00 - 21:00 期间可聊天;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闲聊,大家时间都有限,尽量不要打搅大伙;否则可能会被扣积分。


重要


已报名加入的朋友,请手动复制粘贴到浏览器这个地址查看《七年》读者须知持续更新贴(微信公共帐号文章推送过不能更新,所以,这里用了一个未推送的预览地址……),请务必认真阅读:


http://t.cn/R49x1u2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想了解“共同成长”社群、《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等,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收费社群”按钮,点击查看“收费社群说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