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如何把自己变傻?

2016-02-21 李笑来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 这其实是 2011 年我在上海的一次讲座标题。核心观点就是:


概念很重要。


其中的一个例证是关于英语学习的。在《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里,我要宣扬一个观点:


英语这东西,两年学不会就算了罢。


至于为什么,我会另写一篇文章专门说明。


另外,关于演讲,我写过《我也有话要说》,网址在这里:


http://t.cn/RU1Cwva


在《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社群里,学会演讲也是每个成员的自我目标之一,《我也有话要说》,是几年前随手写的,比较粗糙,等我有时间的时候会重写一次。但,其中的原理,基本上在这次讲座中都用了一遍 —— 事实上,有用的“技巧”就那么几个,学会了就能用一辈子,不很多辈子……


注意,按照市面上的讲演技巧书籍的要求,我完全是不及格的:


  • 讲话多少有一点口音;

  • 站姿稍微有点驼背;

  • 肢体语言单一枯燥;

  • PPT 一点儿都不炫;

  • 偶尔还会有一点口误……


但,现场效果又是你看得到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好好读读《我也有话要说》也许能找到答案。






来之前,想自己要在TEDx上讲什么?给自己定的话题筛选标准是:“我一定要讲我最擅长的东西⋯⋯”


嗯,我要讲的是“如何把自己变傻”——在这方面我非常有经验。前两天发生了点事情【注1】,于是,我得到了灵感,所以,题目换了一下:“我的愚蠢可以复制”——不,“我的愚蠢可以复印”⋯⋯ 你们都懂的!


我住在北京中关村,每天路过人民大学门口的时候,总是被一位或者多位抱着小孩的妇女拦住,亲切地问候:“办证嘛?”被拦住一回两回倒也罢了,这都五六年了⋯⋯ 后来我专门配了付眼镜⋯⋯ 可是发现没用⋯⋯ 唉⋯⋯ 你看看她们多有眼光?!茫茫人海中,一下子就把我甄别出来⋯⋯ 长得太励志了。嗯。励志帝。


其实,变傻真的很简单 —— 我们常常一不小心就变傻了。


我从事留学考试培训多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高中生,满分 120 分的 TOEFL 动不动就能考 110 分以上;满分 2400 的 SAT 动不动就能考 2300 分以上⋯⋯


他们的上一代人——就是现在的大学生,却考不出这样的成绩。


这张照片是上个月拍的。右侧第二个叫何骞。中科院研究生辍学,近年被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录取。剩下的也都是我的学生,他们来自同一个中学。现在这些孩子跟着何骞学计算机编程。游川 TOEFL 成绩 101 分,被康奈尔大学早期录取。李国树 107 分,被西北大学早期录取。刘聪 112 分,拿到一大把录取,最后选择了加州理工。杜少雷 110 分,加州伯克利大学。最右面是王琛,111 分,被耶鲁大学录取⋯⋯ 何同学的 TOEFL 成绩?使了吃奶的劲,87 分⋯⋯这就是两代人的差异⋯⋯【注2】


他们都是我的学生,我教的都一样;反过来,也不会因为是我李笑来教,某个英文单词的意思就不一样了⋯⋯


可这种差异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高考英语词汇大纲,大约 3600 个词汇。我们被要求多长时间学会这些词呢?不算小学、也不算学龄前,只算初中高中,那么就是 6 年。相当于每年学 600 个词。一年多少天呢?365 天。也就是说⋯⋯要是每天背 2 个单词,那每年还可以有 65 个休息日⋯⋯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翻译过来,就是:学外语很难的!你很笨的!就你这德行,一天能背下两个单词就好不错了!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信了。我们彻底信了,甚至,连它都成了信念之后还不相信自己已经信了。


对,这个电影大家都看过:Inception。这个电影名字被翻译错了,其实是往里“植入”,而不是往外“盗梦”。在克里斯托弗拍出这部电影之前,我很难讲明白刚才这个道理。谢谢诺兰,有了这部电影之后,大家都很容易想明白。诺兰说得很清楚:


只有简单的念头才很容易被植入。


变傻很简单,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就变傻了。那如何才能持续变傻,变得更傻呢?有两种方式:


  • 概念混淆

  • 概念不清


为什么从“概念”入手呢?尼采曾经说过,“没有事实,只有理解。”我们必须在大脑里重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而重构这个世界的基础就是“概念”。


很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上的不幸,其实都来自于概念混淆。


  • 爱情vs.婚姻它们两个不一定是一回事儿——可能是,可能不是。但是有些人认为一定是一回事儿,于是生活就很痛苦。

  • 上学vs.读书这两个明显不是一回事儿,但很多人觉得是一回事儿,于是一生都很倒霉⋯⋯

  • 历史vs.历史书历史原本是很有意思的学科,可是,有些人不明白历史和历史书的区别⋯⋯我们国家的历史书,都是神话。历史是最锻炼脑子的,因为你在寻求真相——却没有直接证据。为什么在美国学历史的后来都去学法律,后来当总统的都是当初学法律的啊?因为这些人最聪明。他们的职业就是“finding truths, without direct evidences.”

  • 艺术vs.色情现在正在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在混淆这两个概念。是谁,你懂的⋯⋯【注3】


千年之前,有个人,叫杜甫,大家肯定熟悉。他就是个头脑非常清楚的人。不傻。在《春望》里,他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看看,杜老师的概念多准确,区分多清楚——政府和国家不是一回事儿。


其实,混淆概念还有点难度,因为你要有两个概念可混淆。稍微简单一点的,是“概念不清”。


比如,Intensive reading 和 Extensive reading。


这个“泛读”里的“泛”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每年接触大量的学生,每年在我面前的流动人口不低于三万⋯⋯确确实实有 99.9% 的人认为“泛读”的意思是“泛泛地读”⋯⋯其实阅读只有一种,就是“阅读”;“贩毒”犯法的啊(玩笑)⋯⋯


这些概念不清的人,还有更多莫名其妙的概念,比如“快速阅读”、“跳读”、“扫读”( “ 扫毒”)⋯⋯


这张照片大家可能见过。911 的时候,双塔被击中,浓浓的烟雾中,有一张魔鬼的脸⋯⋯


我在准备这个 Keynote 的时候拉登还没有被干掉。今天早上看到新闻,本拉登的遗物中有大量的色情光碟⋯⋯宅男啊,宅男!


心里学家的解释简洁明了⋯⋯


如若,在此之前,你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包括电影、杂志、图片等等,你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魔鬼形象,那么,你能看到的只能是浓浓的烟雾⋯⋯就算是看到什么了,也顶多是一个类似人脸的形象而已⋯⋯


对,魔鬼不在那烟雾里,在你心中⋯⋯


人类的大脑有个重要功能叫“模式识别”。大脑不是把每个信息点全部处理过后再进行识别的——而是迅速抓住几个重要特征,然后与大脑中的已有模式对比,只要差不多,就套用⋯⋯


若是你有机会看到你父母的大学毕业集体照,那时的他们和现在已经非常不一样了⋯⋯可是,在人群中,你还是可以迅速地将他们识别出来,靠的是什么啊?就是这种“模式识别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学生非常苦恼:“老师,这文章我明明都看懂了,可是题目怎么就做不对呢?”


我就问他们,你考的是什么考试啊?他们说,“考研”。我说,“活该”。嗯,考研就是那样的。


可是,如果考的是 TOEFL,SAT,GRE,GMAT,就肯定不会那样了。那些题目都逻辑非常严谨, 每道题都可能要有 10 万人次以上的测试才变成“Final Edition”。 文章看懂了,题目不可能做错,题目做错了,就是文章没看懂。


其实他们没看懂。文章中的一部分看懂了,另外一部分没看懂。但是,那些被看懂的部分构成了某个模式,与这些学生大脑里既有的某个模式相符,于是,大脑告诉他们,嗯,我看懂了,这不就是⋯⋯魔鬼的脸么!


大家看到了,只不过是一个“泛读”的概念没搞清楚,人就会在其后的一生中接二连三地,没完没了地倒霉,且“绝对不自知”。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网上口水仗那么多⋯⋯因为太多的人“阅而不读”,他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他们只有成见⋯⋯他们没有能力处理所有信息,所以,按照习惯只不过是在众多信息中选择能够与自己已有成见相符的“模式”,而后“相信”自己理解了⋯⋯再然后他们开始攻击的甚至不是作者(他们当然以为自己在攻击作者),而是自己脑子中的那个假想敌⋯⋯这些人都是“唐吉诃德”,唐吉诃德是“没有敌人的”。【注4】


谁最懂这个道理啊?


戈培尔。——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今天我所分享的你都会了,只要有机会,你就能做得比他更好!


平日里,总是有人“提醒”你,说,“想那么多不累嘛?”


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美丽人生可能是这样的⋯⋯


变傻很简单。简单吧?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


  • 也许生活没办法选择,

  • 但我们可以选择思考。




【注1】那之前的两天,唐骏事件正在沸沸扬扬。

【注2】现在何骞同学早已经毕业,在 Fitbit 工作;而 2011 考上美国大学的这几位学生,2015 年都已经毕业,现在基本上都是年薪 15 万美元以上。

【注3】此事件涉及到以为胖子艺术家。

【注4】脱胎自刘老师的一句话“我没有敌人。”






长按以上二维码,保存到相册,用支付宝识别,缴费 2777 元人民币后即可入群。2016 年 3 月 1 日之前,依然使用支付宝作“经费群”为报名通道。(尽量不要在群内闲聊……)


直接加入者,第一年的年费是 2777 元人民币,此后为 2555 元/年;由现有会员推荐入群的,入群后自报推荐人,核实后,会返还 222 积分至新会员账户,即,有推荐人的新会员的第一年年费相当于是 2555 元/年(积分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 APP 上线时统一处理)。


加入前,请慎重考虑,请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 因为入群之后,不再有退费机会。


我们计划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 APP。此日期有可能提前,也不排除延后,但最迟在 201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第一个正式版的上线。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两个内测版。开发团队已经进入封闭开发状态。


使用自己的 APP 之后,所有的报名群都将合并。现有的支付宝群,只做报名使用,任何重要通知,都会在公共帐号发布。


  • 群内不鼓励闲聊;

  • 不得发广告;

  • 不得传播盗版书籍;

  • 允许讨论,不允许争论

  • 每天 18:00 - 21:00 期间可聊天;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闲聊,大家时间都有限,尽量不要打搅大伙;否则可能会被扣积分。


重要


已报名加入的朋友,请手动复制粘贴到浏览器这个地址查看《七年》读者须知持续更新贴(微信公共帐号文章推送过不能更新,所以,这里用了一个未推送的预览地址……),请务必认真阅读:


http://t.cn/R49x1u2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想了解“共同成长”社群、《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等,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收费社群”按钮,点击查看“收费社群说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