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被这些微信伤害过的人们,是时候“复仇”了 | 如何用微信折磨你的仇家

2017-03-18 尹航欧巴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如果你爱一个人,在微信上只有一种表达方式:发!红!包!

虽然很无聊,但是我喜欢,我指的是喜欢“被爱”。

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微信可以给你提供的手段可就多了去了。我敢保证,只有你想不到的狠招,没有你下不去的狠心。

都说久病成医,在这么多年被各类仇家在微信上折磨得死去活来之后,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从申请微信到发消息,从抢红包到玩转朋友圈,你都能找到对付仇家的方法。

1. 频繁更换“头像”

当你刚开始申请微信的时候,系统会要求你添加头像和昵称。

不论你在申请的时候提交了什么样的头像,起了什么酷炫的名字,都要时刻记住这一点:

每周换一次头像和昵称。

比如第一周你是狮子头像的Tommy,下一周就要变成风景头像的清风。总之要让人对你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每次看到你发的信息,都要查查聊天记录以确认你的身份。

当然鉴于微信有“备注名称”的功能,不论你是Tommy还是清风,在对方那里可能统一都是“狗剩儿”。不过换头像的这项技能,还是可以帮你达到扰乱对方思绪的功效。

2. 无厘头“添加好友”

申请了微信以后,我们就需要添加好友了,不然我们折磨谁去啊?

大部分人会设置好友申请验证,这个时候一定不能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你可以说“Hi”,“好久不见”,“最近好吗”,“老朋友,这么多年你还没变”。

总之不能让对方知道你是谁,想干嘛,为什么要加我,不然对方会一秒钟就通过申请。

如果你一次添加不成功,那就两次,三次,直到对方不耐烦把我们加入好友列表里,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当然有时候,我们的交流甚至可以只停留在添加好友上。

3. 开头永远是“在吗?”

如果你已经成为了对方的好友,那么第一句话永远不要说“你好”,而应该说:

在吗?

你要知道即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微信只是一款社交软件,但是你要把它当做对方的家。所以当别人敞开门等着你进来聊正事的时候,你也要装模作样地敲敲门说一声“在吗?”

如果对方很有礼貌地回复你“在的”,这个时候我们绝对不能说正事,而是要轻轻地说一句“哦”,然后消失掉。

如果对方不说话了,可以再试着发一条“在吗?”,比如像这样:

4. “求赞拉票”不能少

如果你去饭店吃饭,刚好碰到集满XX赞可以立减五元的活动,那就一定不要放过这个机会。省五块钱的事情是小,借机骚扰一下对方是大。

在朋友圈发完状态后,一定要群发一条“求赞”的微信,让每个人都知道你现在正在下馆子。如果对方不小心点了个赞,那随后其他人点赞的时候 TA 都能收到提示,可以让 TA 替你“开心开心”。

至于小侄女、大外甥在幼儿园参加比赛需要拉票,那自然也不可以吝惜对于他们的支持。

甭管你们家孩子是不是真的“才艺过人”,也别管夺冠之后的奖品是不是只有“一瓶洗衣液”,毕竟这不是我们的重点。

5. 隔三差五清好友

想必你也收到过很多清好友的消息。我对这些消息也很反感,于是乎我就:

把它们都收藏了起来。

这种清好友的消息真的有极大的杀伤力,给人的感觉就是:朕就是想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听朕讲话,那些 “身在心不在” 的都给我逐出宫。

而且这个频率还不能低,稍不留神对方可能就忘了还有你这么一个“朋友”,所以即便你和 TA 平时从来没有交流,也要用这种方式保持联系。

6. 一定只发“长语音”

不光要发长语音,还要连续发好多条。

在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时不时地夹杂一些“嗯”,“啊”的感叹词,不然显得这个内容太充实。

如果对方在听的时候,中间被打断了,那你可就中奖了,因为 TA 要从头开始再听一遍。这种事情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有多让人抓狂。

而且如果刚好别人在开会,见客户,谈生意,这样的骚扰效果会升级。如果你还时不时发起视频通话或者语音通话,效果更佳。

7. 只在“发红包”的时候出现

不论群里讨论多么重要的事,都不要出来说话,这样显得你很没有身份。但是如果群里有人发红包,就一定要秒抢,正所谓:

闷声发大财,从默默抢红包做起。

然后呢?当然是象征性地说句谢谢,然后继续潜水,等待下一次有人发红包。

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手软发红包,不然大家会喜欢上你的。

8. “朋友圈”也是重要阵地

即便你不是微商,也不妨碍你转发这些看过的广告。

转发的内容是什么不重要,推荐的品牌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起到刷屏的作用。要让对方打开朋友圈的时候,能够时刻感受到你的存在。

如果要发和朋友的合影,你一定要发那种自己美若天仙,对方惨不忍睹的。

差距越大,伤害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美图类的软件能够帮你完成致命一击。

以上是我从众多在微信上被伤害的记忆里,找出的印象最深的,相信多数人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相信我,被伤害过的不止你一个。

不过这样的损招还是留给仇家吧!我觉得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第九条:

9. 拉黑、屏蔽或删除

我倒不是老生常谈“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是常看这个专栏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注意力”。

在微信上这么对待你的仇家,其实就是你日常注意力的黑洞。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对付仇家,那谁去给我们的朋友发红包呢?你说是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