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YC创业课(CS183B)学习笔记(03):所谓“创见”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作者:李笑来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第一课里,Sam 提到了伟大的创业公司的几个要素:
Great Idea (创见)
Great Product (产品)
Great Team (团队)
Great Execution (执行)
先聊聊这个“Idea”。关于这里提到的“Idea”,我比较喜欢的翻译是“创见”——不仅仅是“点子”、“主意”,甚至,我觉得连“创意”都不尽人意。
我一向不擅长翻译,第一次看到“创见”这个词,是在张亮的文章里:《创业的常识(一)》;直到最近才注意到 Tech2IPO 的网站中文名字就叫“创见”……
这个课程的主办方是 Y-Combinator 和斯坦福大学,在场的听众主要是是斯坦福的本科生。YC 现在是硅谷最著名的,当然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加速器(孵化器、加速器、创投等等,都各不相同)。YC 这样的投资者,一直在寻找的是那种最终要么卖给巨头,要么上市的“十亿美元公司”。
所以,在这个语境中所提到的“创业”,不是随随便便搞个公司、或者开个饭馆就叫创业了的——那些顶大算作“营生”。他们所关注的、讨论的、研究的、学习的,是那种“最终真真切切地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从零到壹”的伟大公司。如果不注意这个语境,那么后面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可能会让听众疑惑,甚至误解。
第五课的讲师,Peter Thiel,就有一本书叫 Zero To One
在这个大语境之下,随便拿出一个抖机灵的主意、点子,真谈不上是什么创见。搞搞所谓的“微创新”,虽然那可能是“从1到100万”,虽然甚至可能赚到更多的钞票,却全然无法与“创见”相提并论。其实所谓的“山寨”以及为了美化自己而杜撰出来的概念“微创新”,并不见的是只有中国人才会玩的。德国有一家子 Samwer 兄弟,臭名昭著地连环山寨,也赚了大钱,用这些赚来的钱做了基金,投资了不少著名的公司,又赚翻了……
第十课里,Alfred Lin 会提到他们是如何被这三兄弟威胁的……
我曾很认真地问过自己:要不是我自己运气好到竟然早已经财务自由,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荒谬的世界;如果我依然在为生计奔波,我是否真的还有底气瞧不起丫的呢?说不定会很羡慕的吧?
看看他们“踌躇满志”的样子吧……
Image from wired.co.uk: Inside the clone factory: The story of Germany's Samwer brothers
虽然一个伟大的创见,最好能够“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真的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前前后后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
这是否是真实的需求?(或者说:是否是真真切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真的很擅长杜撰伪问题……)
市场是否足够大?(或者换个说法,跑道是否足够长?)
市场成长是否足够快?(一个“快”字可能会顺带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创见创业了,那么,公司成长的策略是什么?
公司如何进行必要的防御?策略又是什么?
当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并且需要得到满意答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点子”其实不过是垃圾——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追求。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