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健康的幻觉与投资的杀手
在 AngelList 上,业余投资人可以把钱交给知名投资人或者知名投资机构,追随他们的下一个投资项目。
而业余投资者要在盈利的时候支付 0~30% 的 Carry 给知名投资人或机构。也就是说,业余投资人可以用很少的钱就享受与大额 LP 一样的待遇。
与简单的“领投+跟投”模式不同,这里有个实际上的惊人创新,并且有着巨大革命意义的细微差异:
业余投资人 不 参与决策。
也正因为业余,业余投资人总觉得自己的选择能力是过人的,也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经验与思考“起码是有一定价值的”……
1976 年,College Board 在 SAT 考试(美国的大学升学考试)中附加了一个调查表,结果是这样的:
70% 的人认为自己的领导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85% 的人认为自己的与人想出能力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25% 的人认为自己的以上两个能力处于前 1% ……
Svenson 在 1981 年做的调查表明,答卷中 93% 的美国人和 69% 的瑞士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上…… 在另外一个调查中,只有 18% 的人在答卷中承认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之下……
我戏称这种幻觉为“马路杀手幻觉”,实际上,有个专门的名词,Illusory Superiority (中译为“自认高大上”?)
在正常的生活领域中,这种幻觉其实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Taylor & Brown 在 1988 年一片论文中论证说,那些心理健康的人有三种认知幻觉(cginitive illusions)比较明显:
Illusory superiority(自认高大上)
Illusion of control(自认为控制者)
Optimism bias(乐观主义倾向)
但是在真枪实弹,成王败寇的投资领域中,这些幻觉个个都是随时致命的。在二级市场上,单单 Optimism Bias 就反复使很多“大鳄”因此瞬间倾家荡产;而在一级市场上,这些幻觉的危险性常常难以察觉。
在早期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尤为如此,投资人的 Illusory Superiority 常常貌似是“有事实依据”支撑的 —— 起码自己的钱比对方多,或者多很多。而 Illusion of Control 也常常超常显现,一方面是因为上一条“有事实依据支撑的相对更高大上”,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支撑——虽然大多数人的自我总结并不见得准确呢。
成功是很依赖经验的——尤其在投资这个有效经验格外难以积累的领域。子弹有限,同时又成王败寇,这两条加起来,构成了一个比维艰的创业(见《创业维艰》)更为凶险的世界。
并且,投资这个领域中,人们的成绩常常并不是遵循正态分布的,可能遵循的是 2% 定律:
最终只有大约 2% 的投资人的长期回报处于足够好的水平,而大多数投资者实际上是赔钱的(即,很可能连利率都没有跑赢)……
于是在这个点上,业余投资人只有二选项(没有其它):
要么全靠别人(有自知之明,于是只能放手不闻不问……)
要么全靠自己(放下身段去拼命学习,耗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到起码在一些方面比谁都强的地步……)
投资的核心从来都是这样:
自己的决定自己买单。
而当不顺利来临(几乎十有八九)的时候,就是江湖上的描述最为应景:
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打完。
当不幸来临的时候,无处哭诉。
投资有风险,玩不起的时候真的不要玩。盲目自信甚至还不如自杀。
另外,恳请请读者向我分享您觉得有价值的文章,以后每天可以随着我的文章一并推送(咱相当于做了一个微信订阅号版的垂直 HackersNews)
有价值的关于创业、关于投资、关于股权众筹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各种 TMT 行业分析报告;
另外,我正在收集国内投资机构、知名投资人的微信公共帐号,也请向我推荐,他们常常有很多确实有见地的文章发表;
如果您有原创的好文章也可以像我推荐。
投递方法:
直接填写表单:http://form.mikecrm.com/f.php?t=e48YyP
或加我的微信: xiaolai (平时确实没时间闲聊,请原谅)
或在订阅号中使用菜单“向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