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如何免交“无知税”

2015-09-08 李笑来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


决策过程中面临多项选择时,当中被放弃的选项的最高价值。


比如,面临 A 与 B 的选择,你选择了 A,放弃了 B;最终,B 的最高价值是 100,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 100;而与此同时,A 的最高价值是 20,那么考虑到机会成本,最终你的收益是 20 - 100 = -80;虽然表面上来看,你的收益是 20,但实际上你的收益是负数。


在选择之前,我们面临的难题是: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可完全预测的世界。


于是,最终 A 与 B 的收益如何,我们在选择之前只能靠自我判断——当然,这些判断常常最终被证明为不那么正确,又当然,也有非常正确的时候。于是,赢的时候,我们要继续前行;输的时候,要“认赌服输”。


可真正可怕的事情并非仅此而已。


我们时时刻刻所面临的选择,并不仅仅是那一瞬间我们能看到的 A 和 B;更多的情况下,在那一时刻,可能还有 C - Z 等等很多种选项。


于是,我们时时刻刻要缴纳“无知税”。


机会成本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时间的属性。它是一种稀缺有限、不可回溯、不可再生产、不可替代、不断消耗且独占的资源。于是,资本虽然宝贵,但还有机会“千金散去还复来”,时间却完全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宝贵。


策略一:


要学会提前做功课。


不要到了必须选择的那一刻才开始思前顾后。一定要拼命思考未来,就是这个原因。在必须选择的那一刻已经有很多的储备,很多的预筛选,那么,总比临时急智高明许多。


策略二:


选择过后不再计较。


选择完成那一刻,机会成本已经确定下来了,不再有可能更改。剩下的只能是如何挖掘当前选择的最大价值,让它远超那些可能的机会成本。因为道理上来看:“机会成本影响选择”,但反过来,“选择并不影响机会成本”。经济学家们的说法是:“旁置成本不再相关”,即,选择的后果不可能影响已有的选择自身。


策略三:


养成决策方法论。


我常常跟朋友说,那些有“有效方法论”的人,就好像是打游戏开了外挂一样,大家明明玩一样的游戏,他们的战绩却必然卓尔不群。方法论是很重要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肯定是不断演进、不断试错、不断总结提炼的一个体系。它必须是个“自学习”系统。比如,清楚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之前与之后,就必然会导致一个人的方法论发生演化。


策略四:


感知那些看不见的对手。


足球场上,两队之间,相互都是看得见的对手。你跑得比我快,那只要你临近我我就传球;我射门比较准,那对方肯定有机会就铲掉我……可生活中、工作上、创业途中,最常见的情况并非如此。就好像一个球场上竟然有许多个球队,并且都是相互之间看不到的隐形人……


于是,要有一套方法论去感知对手的存在。听起来很玄,好像没有办法,解决方案却非常简单直观:有效社交。与那些关键节点建立关联,在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线索——为了平等交换,你也要想办法尽量为他们创造价值……


策略五:


积累。


尽量提高自己每次选择的质量,让它带来最高价值的结果。日积月累,你的价值就会提高,甚至乃至于最终看起来“怎么好事儿总是发生在你身上?”如果真的做到这点,你自己就会成为有效社交里的关键节点。


如此看来,好运不是自然发生的,其实是可创造的。




这里关注思考、成长与学习,锁定的领域是早期项目的天使与种子投资。我关注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以及消费升级方面的创业与投资 —— 当然 TMT 领域依然是大范围。





历史文章链接存档 URL:


http://zhibimo.com/books/xiaolai/xiaolai-weixin-article-history

(或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Read more”链接)


也恳请请读者向我分享您觉得有价值的文章,以后每天可以随着我的文章一并推送(咱相当于做了一个微信订阅号版的垂直 HackersNews 哈):


  • 有价值的关于创业、关于投资、关于股权众筹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各种 TMT 行业分析报告;

  • 另外,我正在收集国内投资机构、知名投资人的微信公共帐号,也请向我推荐,他们常常有很多确实有见地的文章发表;

  • 如果您有原创的好文章也可以像我推荐。


投递方法:


  • 直接填写表单:http://form.mikecrm.com/f.php?t=e48YyP

  • 或加我的微信: xiaolai (平时确实没时间闲聊,请原谅)

  • 或在订阅号中使用菜单“向我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