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市值管理的真相

INB老猫 猫说

“市值管理”这个概念很诡异,有人把它解读为做市,有人把它解读为坐庄,对于投资新手来说,甚至觉得很高端,有木有?


其实,市值管理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股市,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如果往前追溯,能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全球联网的现代化证券交易所,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股票可以在多个交易公司柜台交易,由于存在着信息差异,有时候两家不同的交易公司的柜台价格在同一时间可能天差地别。


而这些上市公司自己知道什么样的价位是合理的,低于什么价格就已经值得把股票买回来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业务:有人每天给各个交易柜台打电话,把低于合理价格的股票买回来,在明显高价的柜台把股票卖出去,让股票的价格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市值也符合股票的基本面。这就是早期的市值管理。


随着证券交易进化为大规模聚合形式,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大量的证券分析师和专业交易者的进入,以及证券法规的完善,让证券市场的所谓“市值管理”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业务形态。因为股票的价格和其背后公司的经营状态有着巨大的关联度,越是信息透明,越是规范,市场价格反应就越直接,市值管理几乎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存在。


原有的市值管理业务,逐渐转化为量化交易商、做市商,另外一部分,就转化为听起来恶名昭著的“坐庄”。


所以,现在就又有 3 个概念了:量化交易,做市商,坐庄。他们的概念差异分别是什么呢?


量化交易,是指利用市场价格的差异和波动性进行高卖低买套利的行为,从普通的手工交易到自动化的高频交易都有,这种交易模型不在乎市场价格趋势,只在乎获得差价收益。


做市商,这是对某些资产经过充分调研后,对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评估,设定相应的买入和卖出价格,低位买高位卖,这种交易模型关注价格区间的合理性,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但不会主动干预市场价格,只在符合自己目标条件的位置上进行交易。


坐庄,相对复杂一些,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交易行为,他们会利用市场信息等各种因素,人为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所谓的压价吸货和拉高出货,都是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吸引跟风获取最大收益的行为,但这样的坐庄行为在很多市场是被严厉监管的,同时,也会有很多的交易对手导致坐庄不成功被清洗离场或者套牢,坐庄唯一的目的是获得收益,其他的一切都为这个目的服务。


那么,为什么看起来在股市里面已经销声匿迹的市值管理,在币圈又会出现呢?



因为有病,所以需要找药,哪怕是毒药。



没有听说过 BTC、ETH、EOS 需要进行市值管理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一个正常的市场,本身就能反应合理的价格并且具有充裕的流动性的资产,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市值管理。


为什么一些项目会需要进行所谓的市值管理呢?这是因为,项目方担心资产价格不合理,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和工具在市场进行交易,因此会有市值管理的需求。说得简单粗暴一点,怕价格跌太难看,准备一些接盘资金委托专业的交易团队在比较重要的心理价位承接筹码,在交易量不大的时候,用比较小的成本逐步拉高价格,给市场这个品种价格坚挺的假象,由于大部分用户是旁观的,所以,用较小的成本拉高价格,甚至吸引一些跟风买盘,这个还真是有可能做到的。正常的市值管理也就这样了,作为服务方,每天向项目方收个服务费,做市收益再分成一些,应该是过得很滋润了。


但是,对于利益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一些市值管理团队,干着干着就变成黑庄了,拉高砸盘割散户,高额收益分成比例割项目方,碰到牛市还好说,碰到熊市手里的基础币用完就把买回来的品种还给一脸懵逼的项目方,然后就甩手不管了,由于过早的透支了项目的信用,碰到大熊市,有市值管理的项目可能比没有做任何市值管理的项目跌得还狠。


所以,并不存在任何一个专业的,能给项目长期增加价值的“市值管理”团队,如果项目方想挣钱,老老实实做好项目就是,项目做好了,价值最终会被发现,最终会变成多赢的局面,完全无需所谓的市值管理,使用市值管理团队,不过是或多或少的割别人或者被别人割。所以,大家或许可以想想,什么样的项目需要市值管理?


给普通投资者一个忠告:不要光盯着币价,要考虑下这个价格,是自然表现的价格,还是被“市值管理”出来的价格,而明确依靠“市值管理”的资产品种,我是习惯性绕路的,我不知道你怎么做。


    发送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