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公链、应用及生态

老猫 猫说


这三个词看透看懂了,区块链的世界就再也没有神秘感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真正搞懂这几个词的人,比之钟情于炒币的人群,比例小的可怜,所以,今天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已经领先于炒币群体 99% 的其他人了。


所谓公链,是相对于私链或者联盟链而言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基于不特定参与对象共识构成的数据管理和运行系统。


用人话说,就是一个公开的不断更新的数据库,谁都有参与或者不参与的自由。


最典型的例子:比特币,比特币就是一个公链,你可以无视它的存在,你也可以去给别人转一笔账,哪怕你转的金额再小,也在比特币的数据库里留下了一笔,从此地久天长。



比特币时代


这个时代泛指以太坊出现前的阶段,所有区块链的应用方向几乎都以价值转移为目标,所以,结算和支付几乎成了每个币发行时候的美好故事,所以,那个时候流行的说法是:发个币!币本身是区块链的应用,所谓的生态,最多也就是有多少个钱包用户,至于这个币是在暗网用还是在后海酒吧能用,那就全看团队营销能力,但这个时代的应用,除了比特币被大规模的应用于全球的转账和支付,其他币的生态最后都凉凉了,除了一些赌博网站会接入比较多品种的币,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平台,最终都只接受比特币,而由于比特币支付和对冲手段的欠缺,有些公司蹭一下比特币支付的热度之后,又悄然退出了,譬如说 戴尔。



2013年那些牛哄哄的山寨币,现在和比特币的比价,是不是凉凉?




比特币时代,比特币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公链,其应用是满足全球范围内的资产快速转移的需求,而其生态除了各种支付的需求,还因为比特币的资产属性,而成为了整个区块链行业价值的核心,即使其在当时总市值并不高,但却构成了未来区块链大生态最重要的根基。



以太坊时代


以太坊时代开启于 2016 年年初,在那之前,美国的 P 网和中国的云币网已经上线了以太币的交易,随着交易价格的逐渐上涨,以太坊是什么才逐渐的被人关注到,相比较于比特币,以太坊最大的创新是在区块链的系统中加入了“智能合约” 功能,什么叫智能合约?其实就是一个条件语句,最简单的描述就是 if……then……,别小看只是加了这个功能,在区块链的发展历史上却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我们如果把日常生活抽象化,会发现很多日常事务实际上是默认的智能合约,譬如:如果饿了,就该吃饭了;再譬如:如果汽车轮胎破了,那就该维修或者更换了。同样,在区块链的世界,很多功能,只要有这个条件语句,就能准确无误地实现,譬如,某个合约地址设定了条件:你发 1 个 ETH 到某个智能合约地址就在 500 个区块后返还 10000 个 CAT,那只要你转入  1 个 ETH ,500 个区块后,在你的转出地址就能收到 10000 个 CAT。


正是由于有了“智能合约”功能的存在,才发“发币”这个看起来牛逼哄哄的事情,变成了极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是:在比特币时代,曾经有许多专门帮人发币搭 POW 节点的团队,一度生意极其红火,以太币发币的功能普及以后,这行的团队就纷纷转行了,其中有些,就成为了后面的ICO 的项目方,这是后话了。


以太坊时代,由发币这种行为模式主导的 token 经济模型得到了强化和广泛的实践,尽管由于以太坊本身的性能限制,没有出现现象级的落地应用,但发行代币的 ICO 本身,不就是最大、最广泛的应用吗?而这个应用,也造就了围绕以太坊这个公链的生态,由于 大量的 ICO 项目收取以太币,也实际上的造成了以太币价格的暴涨,成为了全球瞩目的千倍币,几乎跑赢了所有收取以太币上的 ICO 项目。


不要把“发币是应用”当成我说了个笑话,事实上,发币本身已经是颠覆式的经济现象了,最近的数百年,发币是只有政府和超级大机构才有的权力,在大多数国家,私发货币是重罪,而以太坊将这个事情简化到只要写几行智能合约就能完成,以至于任何一个正经的程序员都可以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甚至,由于代币被广发发行,各个国家对货币发行的体系都开始了新的思考,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认为私人货币是合理的存在,这个实践竟然在以太坊时代才大规模的被实践。


以太坊时代,以太坊毫无疑问是比特币之外最重要的公链,广泛的发币需求,成为这个公链上最大的应用,而各个 ICO 项目构成的围绕以太坊的生态,从传统互联网行业的角度来看相当脆弱,但已经开始出现了经济生态的雏形:以太币孵化项目 > 项目成长消耗gas > gas稀缺吸引更多以太币兑换成gas > 以太币稀缺造成价格上涨 > 以太币可以孵化更多的项目,这本来是以太坊项目预想中的经济模型,但无情的事实是,由于发币能暴富的吸引力,生态简单化到变成:发币 > 割韭菜 > 发币 > 割韭菜 这样的简单模型,尽管同样的并且可能更快的促进了以太币本身的价格上涨,但如果以太坊上长期缺乏真正由区块链技术本身驱动的应用,这个生态是不健康的,在未来的区块链格局中,很难具备长期的竞争力。 



下一个时代


我没有直接说成 EOS 时代,这是因为我希望我的表达更加客观。


所有人都知道以太坊最主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而真正能从技术底层实现高效率的区块链系统,我们的选择并不多,EOS 是目前完成度最高的解决方案,没有之一,但它依然面临着各种指责,有的是来自于去中心化本身的顾虑,或者是技术方案理解上的分歧,而有些完全是无知,因为打嘴炮成本太低,某个在业内唯一成绩是买了几个币的所谓“大佬”开口闭口 EOS 是空气或者毒瘤,这只能暴露了其无知,BM 撸 BTS 代码的时候,你还在玩游戏呢,且不说你自己硬生生的想把一个应用强行拉扯成一个链,怼 EOS 也不能帮你上位啊,EOS 做的根本不是链,做的是链的爸爸—操作系统,搞明白没?你是不是怼错人了?


话说回来,更高效率的区块链系统或许将带来应用大爆发,从而真正实现目前我们无法想象的应用场景,2013年,手机上几乎没有什么在线应用,因为那时候整个无线网络还是 2G 或者 3G,而我们现在无数的手机应用,几乎都是在 2015 年 4G 网络普遍之后大爆发的,不管是打车吃饭,还是看电影出去玩,所有这些 app 都是 4G网络出现之后才出现的。区块链世界也将一样,一个以太猫就挤爆的系统,注定很难成为一个商用公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寄希望于 EOS,这并不是迷信或者技术崇拜,这只是一种需求,如果 EOS 未能如大家所期待的那么优秀,也没有能力逐渐变得优秀,行业依然会期待下一个优秀的高效系统。


EOS 如果成功上线,会怎么样?极端的情况下,它可能会“杀死”大多数的公链,请注意我这里的引号,这只是为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事实上真正杀死是不可能的,到现在比特币已经 7000 多美金了,很多许多年看起来应该凉凉的币还依然活着,尽管我不提醒你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了,譬如莱特币,譬如狗狗币,它们只不过在不断的被边缘化,但其背后的大持有人一定会因为利益而保持它们的存在感,除非他无力为继。


现在的大多数公链,都是来自于比特币或以太坊,或者在他们基础上修改调整参数而来的,在过去和现在这个阶段,这样做是有一定意义的,区块链世界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拓展,但是,当 EOS 成功运行,发行一个链只要按照业务需求做参数修改就可以,并且运行安全稳定的话,用修改参数的方法搭建的链就能又快又好的运行了,这会让现在很多辛辛苦苦跑着节点的公链变得没有意义,而大量的应用和开发人员将涌入 EOS,这会造成技术和资金对其他公链的吸血效应。而 EOS 由于大量应用涌入,将很快呈现繁荣的生态,不断为 EOS 本身提供价值能量,或许第一个真正正向生态会从 EOS 开始。


尽管我自己是 EOS 的持有者,非常希望 EOS成功,但我依然希望有更多优秀的高效操作系统出现,但在当前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下,能出现一个比 EOS 更好的系统,并且能投入实际应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最乐观的心态来看,也许一年之后,才有可能出现那个更加优秀的“它”!


这里再叨叨一句生态的话题,有些交易平台管平台投票上币这个方式叫“生态”,平台发个代币,说只有用这个代币投票才能上线平台交易,这其实是割项目方的韭菜,项目方为了上线交易,连买带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这些成本谁来买单?上了交易平台后,找市值管理团队拉高出货,让韭菜们接盘,再割韭菜一把,这就是所谓“生态”?这哪里是生态?这是对行业资源的巧取豪夺,如果这都算是生态的话,那也是带血的生态,我个人绝不会去投资任何参与投票上交易平台的资产。理性的算个账给你看,目前投票上币的成本大概是3000万人民币,如果这个项目初期投资者有3000人(这已经很多了,通常达不到的),从参与投票那一刻起,投资者平均每人至少已经白扔掉 1 万块了,我作为一个投资者,啥事没干先损失 1 万,这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啊!如果我还乐颠颠的表示支持,那我不是傻就是坏,真没有别的解释了。


今天这篇文章太多负能量,我相信只有更多的人对这个行业关心和忧虑,才有机会让其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宁愿忧伤的活着,不想快乐的死去!





做个小广告,断货一年的“买入比特币做空全世界“的T恤终于又开卖了,去年卖的时候,比特币才只有8000块!


中文文案由我创意,然后由李笑来优化英文!


点开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购买页面。



    阅读原文

    发送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