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查看目录

你还别不信,做父母也有捷径,只是没人告诉你罢了。

李笑来 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这个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从第一天就解释过,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再去真正学习。或者不如说,是先学会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学习。正确的方法,的确是捷径。

学赚钱如此,学编程如此,学英语如此,学啥都如此。学做父母,也如此。

做父母可是个苦差事,苦到你居然都不敢相信它也有捷径。但是,做父母真的有捷径,只是没人告诉你罢了。

刚才说了,正确的方法就是捷径,那这正确的方法,不就是跟着对的人,学习他学习的方法,再反复践行,复盘,再践行,再复盘嘛。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做父母的本领是我望尘莫及的,熊莹必须是其中最好的,没有之一。有时候两家人聚会,她和我老婆吧啦吧啦聊得起劲儿,我也跟着听。这一听不要紧,真是觉得很有道理,她真的是我见过的把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道理实践得最好的。

就比如:

有一次聚会上,朋友们聊到小学应该选公立,私立还是国际学校这个问题,大家七嘴八舌,纠结来纠结去。熊莹一发话,大家就都安静了。为啥?因为她说:

其实这种纠结根本不必要,解决办法很简单,你想想你想让孩子将来在哪里上大学。一路上去就是高考,选公立;将来要去国外念大学,这三种小学都可以,挑个目前对你家最合适的。

朋友里有人忙事业,怀着这样的念头:

哎呀,找个好学校,把孩子往学校里一送,交给老师就好了,我们就可以省心了。

熊莹也不给人面子,上来就说:

你把孩子送学校干嘛去的?学校能解决你什么问题?

学校只解决基础只是体系建构的问题,其它的事儿,学校不教,也没义务教。你图省心,把孩子塞给学校和老师不管了,不等孩子上大学,你就得加倍补上少操的那份心。而且,孩子还可能出大问题。

我和老婆在旁边呵呵直乐,没想到,被怼的这个朋友过两天就找熊莹吃饭聊天去了,然后就把孩子交给了她的项目,今年孩子已经在哈佛念研究生了。现在,找熊莹去做家庭教育规划的朋友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上次见面,已经有备孕的朋友向她请教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做父母就是无数个选择的正确决定,无数个困难的安然解决,有人指引和没人指引,当然是两回事儿。这个引路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就找熊莹老师。

她开藤校私享会,做父母训练营,都是启迪人心,送给家长育儿捷径的事儿。但是这两者都在北京,好多父母希望她能做个线上课程给大家,让全国各地的父母都能听到最干货的育儿理念。

这不,她就给做出来了。熊莹有答案,一招帮你搞定家庭教育大问题。我听了一遍,觉得必须硬广强推,哈哈。好好生活是个大课题,成长型家庭建构更是个系统化大工程,这个课至少是踏出的第一步。你们看着办吧。


扫码立即购买 ▽

     



    评论